吳季子墓闕
百世人傳十字碑,春秋圣筆著褒辭。龜趺十丈知何用,徒使劉叉笑退之。
百世人傳十字碑,春秋圣筆著褒辭。龜趺十丈知何用,徒使劉叉笑退之。
平生富情義,至死不寐悔。
更無桃花米,惟有銀魚佩。
一家將奈何,九子尚無配。
魂兮且勿憂,幸有山公在。
解鞍息馬夜將深,倦興貪眠輒廢燈。
感物忽驚塵世事,談真卻憶舊山僧。
當峰豹寢方潛霧,隔澗狐鳴若渡冰。
此處不唯饒物怪,從來歧路險層層。
醉筆題詩紫界墻,梅花零落撲衣裳。
天香又雜杯中淥,春色還驚鬢上蒼。
涉世何妨為白璧,流年未必抵黃粱。
一吟起我平生志,今古冥冥出處忘。
有人持一管,不用蘆葉卷。能作隴頭聲,其女操六板。
吹者寓其聲,拍者會其情。情聲與氣貌,內外俱和平。
時時入酒家,便插幾枝花。歸來無一事,醉臥日西斜。
人或問所得,答云無憂嗟。或問其所欲,何物可相累。
我愛斯人者,富貴所不如。有如此娛樂,作如何稱呼。
呼為無憂人,畫作無憂圖。更畫幾枝花,酒瓢與酒壺。
難逢一笑樂,易遇千黃金。
而況吾胸中,所得蓋已深。
百物正爛熳,二子方歌吟。
一樂已自足,兩樂交吾心。
子用心于我,知者蔡彥規(guī)。
彥規(guī)今死矣,誰能述所為。
若說子用心,古人如此稀。
顧我不能報,臨老形于詩。
雍睦傳家本,詩書教子心。
平生潛德在,他日漏泉深。
往事銘幽石,新阡長茂林。
孝思何以慰,章句盡悲音。
過湘江時君且聽,但恐水中有冤聲。
當時無地容屈平,眾人皆醉嫌獨醒。
煩君須吊獨醒翁,以酒注之魚腹中。
不須以物纏米筒,但投詩去責蛟龍。
為君質直有古風,能高其義哀其忠。
投詩已罷吊已終,寄聲急報南城翁。
所祝君者,豈敢如息。
在養(yǎng)在正,在進在德。
在好聞過,在親亮直。
精講明辨,所以臧也。
早夜思索,不可忘也。
以正而通,以正而窮。
以義而始,以義而終。
勉之戒之,其所養(yǎng)者,勿使害之。
泛泛河中舟,莫系河上柳。君看道傍葉,行人一揮手。
枝條旦旦空,顏色何可久。坐恐霜霰繁,諸媚歸一朽。
我有千丈松,亭亭不可揉。生在孤峰上,獨與云霞偶。
群形靡且紛,不與較妍丑。群動日夜馳,而以靜為守。
守松者為誰,白髪無憾叟。蓬蒿可蔽身,糟糠可糊口。
言者寓于詩,默者寓于酒。誰知杯酌閑,便是無何有。
念子于我深,我于子亦厚。記我守松篇,行行重回首。
疇昔逢公時,老人悅公義。
率然應公問,而云在藏器。
公以問為好,其法為可傳。
老語不記時,人事成恍然。
義重江湖叟,情施墟墓閑。
孤魂慰長夜,老淚濕衰顏。
一奠方銘骨,三年更倚山。
更分心兩處,恍惚自收還。
極目三峨頂,濃嵐切沓冥。
宦心甘似水,親髪己如星。
壽幾陪春斝,吟齋息晝鈴。
何須二千石,旟隼衒丹青。
飄飄清骨倦黃扉,想見蓬萊出一麾。
流壑秀巖饒勝賞,過家上冢喜頻歸。
如淮公釀年來富,鬬虎巨螯秋正肥。
張翰思鱸方鼓頷,都門將別欲東飛。
東江禱雨真靈跡,香火未收簷溜滴。
城中到此夜五更,渡口歸時水三尺。
高田溜滿入低田,萬耦齊耕破曉煙。
但愿吾民得飽飯,年年歲歲是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