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十二紅卷子
碧桃枝上有珍禽,調舌交交聽好音。畫出江南春意思,明年攜酒共追尋。
碧桃枝上有珍禽,調舌交交聽好音。畫出江南春意思,明年攜酒共追尋。
相別三時久,相望萬里賒。
攜書期過雁,徙倚至昏鴉。
風雨番君國,云煙夔子家。
何時趣歸覲,重許拜高牙。
竹外籬邊一樹斜,可憐芳意自萌芽。
也知春到先舒蕊,又被寒欺不放花。
索笑幾回驚歲晚,相思一夜繞天涯。
直須待得垂垂發,踏月相攜過酒家。
間關穿木杪,詰屈轉山腰。
自昔形清夢,于今到紫霄。
容儀粲冰雪,環珮響瓊瑤。
安得顧吳手,憑渠圖素綃。
文章端與時高下,列國有風周有雅。建安氣質混不傷,齊梁紛紛堪斗量。
先唐詩人子韓子,落筆洗空千古士。篇章杼軸自己出,正派猶能傳六一。
作詩余事真詩仙,騎麟被發何翩然。韻寬泛押入傍近,窄韻宜搜期押盡。
鉤章棘句未多郊,古諷新題寧數稹。五季詩流喜穿鑿,蟬噪蛙鳴嗟眾作。
皇朝天人歐與蘇,星鳳初見人驚呼。醉翁句法到勝處,紆余條暢今古無。
鋪張揚厲詞藻挾,雅稱金泥兼玉檢。一篇妙絕廬山高,幾首清新寫鬰陶。
造化機緘富狀匯,豈獨文星南斗避。如何妄評味短長,自古群兒喜嘲議。
雪堂羈窮如牧之,得非天欲昌其詩。平生古律三千首,無媿清風白雪詞。
才如太白更無敵,文似子長兼愛奇。江西宗派不足進,自鄶以下曾無譏。
流傳海內皆珠玉,到處逢人俱愿學。不須酬唱說西昆,宋有歐蘇唐有韓。
二文邈乎其杖幾,一編且誦蘇夫子。
公家一峰如終南,須信是中有佳致。
對之忘饑亦忘愁,豈待聲色兼臭味。
嗜好蕭然迥出塵,同年要是我輩人。
世間何物如石壽,墨妙與之俱不朽。
老爛為儒山澤臞,半生辛苦就名譽。
三千白發身無事,一點青燈夜讀書。
真率杯盤如洛會,崎嶇巖壑似陶廬。
欲知老淚揮難盡,灑徧霜飆更濕裾。
出郭及初旭,郊原豁寒晴。
云凈空既碧,霜明湖更清。
蕭蕭眾木下,杳杳孤鴻鳴。
安得陶謝手,作詩替丹青。
何年玉斧巧修成,半似明生半魄生。
易使飛烏來匝繞,難將老蚌較虧盈。
桂枝不逐秋風老,水影長隨夜氣清。
曾是廣寒宮里客,舊游重訪更含情。
巖廊拱神圣,岳牧用才良。委寄晉藩鎮,飛騰漢省郎。
縑推非矯激,綿??豈尋常。花粲揮毫玉,風生漱齒霜。
兒童騎截竹,父老候甘棠。五馬晴薰細,雙旌曉月涼。
清香凝燕寢,春草夢池塘。乳哺蘇民瘼,生薪束吏行。
謝樓山色凈,孤嶼海天長。信美毋多戀,遄歸覲建章。
菊色猶黃處,梅花未發天。
三山千里客,一笑六同年。
公等多朱紱,予方乏坐氊。
清談仍痛飲,應作畫圖傳。
歷數鄉閭老,誰知德齒尊。
無心游魏闕,有意樂丘園。
漫不霑三釜,真堪映九原。
涕洟歌楚些,已矣莫招魂。
昔忝郡文學,今為宗子師。
政懷三釜樂,那復四愁詩。
時服光搖目,香秔滑溜匙。
唯應講風雅,儻可解人頤。
捧檄及偏親,斑衣聊效顰。
旨甘貧有味,溫凊靜無塵。
北戶足萱草,南風宜棘薪。
版輿多喜色,庶不愧安仁。
郊原宿雨余,雪重云垂野。春信初動搖,欲往豈無駕。
使君早著鞭,問路逢耕者。深尋煙雨村,共作詩酒社。
庭荒六老樹,氣象自儼雅。一笑呼酒來,大盆注老瓦。
最后看枯株,何意當大廈。夭矯待風云,有年天寶假。
須知羹鼎調,嘉寶系用舍。我欲壽使君,罇罍更傾瀉。
明朝得楚騷,健甚無屈賈。君今有錫環,詔落九天下。
蜀江雪浪來,棹趁船人把。留滯以諸生,斯文要陶冶。
惟應郢中歌,倡絕和自寡。更聞督熊兒,夜賦燭余灺。
它年看無雙,聲譽出江夏。卻笑昌黎公,阿買字能寫。
周侯人中英,為文若翻水。苦節凌雪霜,香名馥蘭芷。
考槃在幽谷,篁竹富清美。竹邊兩桂樹,碧葉光薿薿。
扁堂曰節香,欲以規業履。竹桂日以茂,業履日以修。
一觴一詠知未稱,愿續離騷賦遠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