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石門陳伯仁聽泉樓
單居石為門,崢嶸構高閣。地遠人跡稀,林深樹影薄。急雨曉度山,幽泉夜鳴壑。鏗鏘滿聽清,滴瀝疑夢落。輕跳飏回飆,直瀉下穹崿。寒生襲枕屏,氣潤入簾箔。于焉謝塵氛,忘機許猿鶴。
單居石為門,崢嶸構高閣。地遠人跡稀,林深樹影薄。急雨曉度山,幽泉夜鳴壑。鏗鏘滿聽清,滴瀝疑夢落。輕跳飏回飆,直瀉下穹崿。寒生襲枕屏,氣潤入簾箔。于焉謝塵氛,忘機許猿鶴。
夙昔欽賢業,何知共里閭。
忘年遇我厚,謫宦識公初。
小嶺親髙論,靈齋見異書。
凄涼真一夢,追想涕漣洳。
我行江南春,初見農事作。
及茲旅湖外,秋稻半已獲。
隔林聞晚舂,藁秸積籬落。
童稚亦熙熙,田家有余樂。
立國有常理,恩威撫要荒。
胡為決藩籬,坐使寇及堂。
憑髙寓遠目,中原氣蒼茫。
昔時冠蓋地,今日爭戰塲。
玉輦幸朔漠,金椀出北邙。
腐儒獻奇策,碧衣坐稱昂。
儻無濟時略,何以綏四方。
蒼生未蘇息,慨嘆情內傷。
粲粲襄陵翁,大岳九世孫。文章老益奇,于道見本原。
我生植艱虞,慘澹風霾昏。挽翁共出力,一廓扶桑暾。
芬馥蓺蘭芷,神奸伐蛟黿。此志竟蕭條,相顧聲為吞。
遠游負深釁,行偏西南坤。憶昨遇江上,攜手廬山樊。
林間接軟語,窮盡興衰根。三年隔瘴海,豈謂我尚存。
何嘗知棗梨,頗亦聞風旛。讀翁三友篇,雅契久彌敦。
江南盜云擾,崛起巢與溫。翁今渺安在,猶滯修水源。
我病寄閩嶺,棲息僧家園。百念悉灰冷,窺見易象渾。
區區不自量,信筆箋微言。逝將從翁游,淬礪刪其繁。
三圣邈已遠,萬古同所尊。何當進此道,對坐虛明軒。
讀書豈不好,憂憤還自茲。
書中見古人,隱閔惻余思。
遇險理有激,尋分意多隨。
娟娟感姱容,戚戚念幽棲。
曾是無間然,孰焉愜所宜。
覽之不自聊,悵然起遙悲。
不如撥置之,濁酒聊一持。
先生頗多事,斯心昧前知。
亦復坐奇字,慘然亡所歸。
騷人足奇思,香草比君子。
況此霜下杰,清芬絕蘭茝。
氣稟金行秀,德備黃中羹。
古來鶴髪翁,餐英飲其水。
但恐蓬藋傷,課仆加料理。
林麓陰森徑屈盤,漸驚危步入重巒。
地分寶剎臨空翠,天設飛梁跨激湍。
霧暗云蒸山氣肅,雪翻雷輥水聲寒。
我來不作多求想,試出神光變現看。
聞佛日之名而未識其面,見佛日之相而不聞其言。
心契神交,未識面可也。目擊道存,不聞言可也。
如水中月,雖非實見,已有清涼之意。如獅子吼,雖未發聲,已有畏仰之心。
自非真是,恁么人辦得恁么事。眾所推許,疇克爾耶。
雖然,孤峰頂上訶佛罵祖,彼佛日也。一幅丹青默然無說,此佛日也。
孰是孰非,必有明眼人能辨之者。咄!
素王峨峨,萬世所師。
太和元氣,逝者如斯。
吾儕小人,有喙何施。
稽首頓首,念茲在茲。
畫舸連檣泛碧波,瀟湘去路飽經過。
山川煥發旌旜色,將士歡娛鐃鼓歌。
舊學但曾聞俎豆,暮年何意總干戈。
據鞍馬援平生志,豈在驪駒白玉珂。
色味芬芳壓眾包,誰將橘頌入離騷。
非緣人力栽培至,自是天資品格髙。
璀璨萬星真偉觀,崩騰百馬亦良勞。
南來坐享吾何幸,更把蘇禪與醉逃。
掌武當朝獨老成,運籌分閫厭勛名。
旌旄載偃瓊臺路,符竹新拋鐵甕城。
近塞尚虞秋馬健,空山底恤曉猨驚。
更須重擬平戎去,欲贊公休似不情。
伐鼓??金閱五兵,霜天清曉正崢嶸。
輕裘自愧叨儒帥,一令安能探舊營。
獵獵旌麾搖有浪,駪駪徒御肅無聲。
滿堂賓客皆英俊,莫怪陳蕃倒屣迎。
夫子相知一紀前,定交握手自忘年。
長松老鶴骨格古,粹玉精金操守堅。
出入三朝昭大節,漂流萬里正華顛。
皇天不愸遺元老,空使蒼生共黯然。
新詩寄遠慰南冠,墜露遙知飲木蘭。
素愛少游乘下澤,尚憐子美?微官。
遭罹貝錦如吾少,漂泊兵戈見汝難。
華髪比年老兄弟,相思對案不能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