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寄程帥
雨余支徑濕平沙,恰稱卑官下澤車。
雜樹暝煙森立槊,亂峰迎客儼排衙。
水禽時弄蹁躚影,野草爭開細碎花。
久憶山行此如愿,不應回首更思家。
雨余支徑濕平沙,恰稱卑官下澤車。
雜樹暝煙森立槊,亂峰迎客儼排衙。
水禽時弄蹁躚影,野草爭開細碎花。
久憶山行此如愿,不應回首更思家。
雨后岔路潮濕,平沙一片,正適合我這小官乘坐下澤車前行。傍晚煙霧籠罩著雜樹,像林立的長矛,群峰仿佛列隊迎接我的官吏。水鳥不時舞動著蹁躚的身影,野草競相綻放細碎的小花。長久以來就盼著山行,如今如愿以償,不應再回頭思念家鄉。
支徑:岔路。
卑官:職位低微的官員。
下澤車:一種適合在沼澤地行駛的短轂車,這里指作者乘坐的車。
暝煙:傍晚的煙霧。
立槊:像長矛一樣站立,形容樹木在煙霧中挺立的樣子。
排衙:舊時官署中屬吏依次參謁長官的儀式,這里形容山峰排列整齊。
蹁躚:形容輕快地跳舞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卑官”可知作者當時職位不高,在一次雨后山行中,被山間景色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山行所見美景,抒發愉悅豁達之情。其特點是寫景生動,運用多種手法。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觀察和細膩描繪能力。
月姊封銀界,
龍君幻玉壺。
江南三尺雪,
人道十年無。
長恨周人詠黍離,
不期親到閔周時。
一朝小雅廢將盡,
何處如今更有詩。
禹巡吾國三千歲,陳跡銷沉渺莽中。
豈獨江山無定主,苔磯知換幾漁翁。
恨未能離處士家,
香零玉墮觸情芽。
平生揾盡英雄淚,
慣向人間吊落花。
西風吹洋河,北風吹洋河,風水相激如鳴珂。
少年巳有四方志,今日果向窮邊過。
我有千里驥,可以空駱駝。
我有雙龍劍,當為斬黿鼉。
江山風景自殊異,肯把雙淚徒滂沱。
韓范亦是書生輩,豈必一一親揮戈。
千百年前老古錐,
鋤山钁圃示箴規。
蛇兒挑起無人會,
直截橫拋更勿疑。
寒天無計償宿逋,宋侯招我飲市壚。吟朋三五不期集,著衣倒屣相追呼。
玉釭萬杓傾凍碧,舉杯一吸長鯨如。人饌黃羊來朔漠,盈筐紫蟹推津沽。
談碑上追歐曾趙,琢句高壓王楊盧。歌聲遏云雜絲竹,繞樹驚起西飛烏。
幕天席地無不可,劉伶阮籍皆吾徒。朔風撲擔白日黯,盎盎一室春魂蘇。
有日吟篇積鉅軸,幾時社集摹新圖。宋侯英姿天下無,用世不辭官職粗。
樓船東指四萬里,蓬萊弱水成康衢。掉尾恣睢狎海熊,無情喜怒調園狙。
揮手行矣休躑躕,瞬經安息通遮須。標格棱棱竦華岳,襟懷浩浩傾江湖。
儒生報國文字耳,試看奉使西游書。只我偃蹇同瓠落,桑榆無術挽東隅。
頹然一醉萬事足,回頭凍月穿窗疏。
江舟泊危浪,江岸草霏微。寒風疾于箭,颯颯穿我衣。
潮聲日夜作,人去何時歸。長年事擊楫,感激海云生。
山川自流轉,奔逐空浮名。紛紛越南樹,愁殺春鳩鳴。
天連益部長多雨,
路出盤江況毒淫。
春早蟄龍烝赤水,
夜深山鬼嘯青林。
已憐道遠妻孥累,
更恐年衰瘴癘侵。
吹笛袁生今何在,
懷予應和武溪吟。
江上西風晚。野水兼天遠。云衣拖翠縷,易零亂。見柳葉滿梢,秀色驚秋變。百歲今強半。兩鬢青青,盡著吳霜偷換。向老來、功名心事懶。客里愁難遣。乍飄泊、有誰管。對照壁孤燈,相與秋蟲嘆。人間事,經了萬千,這寂寞、幾時曾見。
考鼓搥鐘夜正賒,暢懷春事老煙霞。樓臺月映蓬山色,歌管風清仙子家。綺席有情催刻漏,山城無事共諠嘩。黃柑綠酒堪乘興,一醉相忘兩鬢華。
新逢三五興初賒,玉漏遲遲進紫霞。明月玩來知幾醉,華燈看去說誰家。祠開太乙春方劇,禁弛金吾夜正嘩。七帙放歌歡故里,十年羈客笑京華。
荒徑寒林信步來,影同鴻雁共徘徊。
麥苗細雨偏能長,冰腹東風不易開。
萬里歸來猶是客,一身衣食亦無才。
卻嫌多事林和靖,有鶴為兒又妻梅。
霽后添涼冷,
偏知小院東。
新封窗滿日,
初脫樹多風。
草靜下饑缺,
葉低藏病蠹。
此時機慮息,
還似在山中。
拔地高崖如鐵色
拂天老樹作寒聲
他年記宿榕臺夜
便是南歸第一程
王良終日馳驅
曹商百乘從車
七芧鼓舞群狙
學問圣處功夫
千古與我友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