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楊樞視圩游隠靜
勸相江糜畚鍤忙,卻回小隊訪山房。
松風不約爐煙直,晝晷潛隨僧話長。
政外輟閑知有味,區中得醉浪名鄉。
銅丸好句長哦罷,坐聽驚猿墮莽蒼。
勸相江糜畚鍤忙,卻回小隊訪山房。
松風不約爐煙直,晝晷潛隨僧話長。
政外輟閑知有味,區中得醉浪名鄉。
銅丸好句長哦罷,坐聽驚猿墮莽蒼。
官員勸勉百姓在江邊用畚箕和鐵鍬忙碌勞作,之后帶領小隊折返去探訪山間房舍。松間的風沒有約定,爐中的煙直直升起,白晝的時光不知不覺隨著與僧人的交談而流逝。從政之余抽出閑暇時光,才知道其中的趣味;在這世間能有沉醉之態,浪得個醉鄉之名。反復吟誦你如銅丸般精妙的詩句后,坐著靜聽受驚的猿猴落入莽莽蒼蒼的山林。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勸相:勸勉,鼓勵。
畚鍤(běn chā):畚箕和鐵鍬,泛指挖運泥土的用具。
晝晷(zhòu guǐ):日影,這里指時間。
政外:從政之余。
區中:人世間。
銅丸:形容詩句精妙。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詩人可能在政務之余,與友人楊樞一同參與了勸勉百姓勞作的事務,之后去山間房舍游覽。詩人在這種從政與閑暇交替的生活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從政之余的閑適生活與詩意情趣。其特點是將政務與山林生活巧妙結合,營造出獨特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狀態與創作風格。
始知丹禁密,獨見早梅新。
天上應常雪,人間未有春。
亂香交砌草,疏影媚庭筠。
浪作瀛洲客,催成白發人。
便有倚天劍,決云殊細微。
清光自無蔽,絕境轉知稀。
露重蟬時落,風高雁已飛。
嫦娥苦幽獨,會載客槎歸。
風光亹亹逼人來,過去清明更不回。
巳日家人還祓禊,蜀江清水快流杯。
關關啼鳥如相和,冉冉殘花欲盡開。
自笑野心安淡泊,亦能隨眾上春臺。
壤俗三苗舊,湖波八月寒。
天形漸水近,秋氣逼楓丹。
漠漠萍號雨,瀟瀟澧有蘭。
東流無限水,一洗故人冠。
秋來無悶亦無悲,世味年華老遍知。
黃葉暮蟬攜杖處,斷霞鳴雁倚樓時。
淮陽汲守容多病,水部何郎最解詩。
咫尺音書那度歲,春風已復柳垂絲。
曾過槜李古禪關,十五年來夢想閑。
聞說新堂增勝概,又憐游客變衰顏。
香檀印篆銷晨暮,題墨籠紗記往還。
能了一心隨處靜,何須辛苦遠人寰。
渭陽追舅氏,婺女嫁天孫。
平日諸姑問,當時赤綬尊。
煙波空北渚,荻竹自長門。
后夜秦樓月,哀簫閟九原。
東風一雨解萌芽,暖景重城有萬家。
霽后燈光猶妬月,春遲火樹卻催花。
數聲水調矜遺俗,十里珠簾勝館娃。
璧府謫仙歸未得,會將騎鶴向人夸。
萊子頭垂白,斑衣歡過人。
官知為親屈,祿足代家貧。
歸雁江南遠,芳蘭雪后新。
仙舟興不淺,致意越鄉春。
結愛愧同年,君先予著鞭。
稍遷鉤盾省,歷試武城弦。
越嶺霞明日,南溟水浸天。
微官等不遂,欲治子猷船。
十里平郊不值人,解鞍依約記前春。
問年已復驚身老,遇境猶能發興新。
泉漲池冰舒雁爪,霜團庭檜疊龍鱗。
種桃道士長無恙,自愧劉郎病滯身。
云隨夜色改,日與曙光升。
已變前除雪,猶余北戶冰。
鴻飛知適意,鶴語若矜能。
天事寬羈旅,幽人亦有朋。
似薄凝霜不振威,端凌愛日奪光輝。
變成鹽浦風沙亂,卷起濤江海上飛。
西望屯云瞻魏闕,正思鳴佩賀端闈。
孤城牢落無來客,坐待山明見翠微。
不恨郎潛有二毛,喜從仙禁接官曹。
重吟紫殿森珠網,縱觀諸郎奪錦袍。
汗血來時皆驥子,神仙不動倚靈鼇。
明堂梁棟掄材盡,世上那知伐斫勞。
羈游路萬里,物色共凄然。
霖雨傷秋意,西南接漏天。
壺公縮地遠,列子御風旋。
信有神仙術,諸公一見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