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叔挽詞二首 其一
廣文流落坐才名,世為長沙惜賈生。明主愛才非忍棄,大鈞播物豈能爭。空嗟抱藝頻三黜,不待驚人試一鳴。賴有遺編照千古,賢于萬戶寫銘旌。
廣文流落坐才名,世為長沙惜賈生。明主愛才非忍棄,大鈞播物豈能爭。空嗟抱藝頻三黜,不待驚人試一鳴。賴有遺編照千古,賢于萬戶寫銘旌。
忽聽家君有報書,時方少息紅紗渠。把緘初啟神不戢,驚心藉此欣何如。念予弟妹能共事,愿托晨昏寬倚閭。展彩殷勤憶嚴訓,王程且復驅我車。
清平昨奉平安報,環水遙逢華筵開。七十年踰古稀頌,八千春荷大鈞培。遠游豈為黃金貴,極目欣傳青鳥來。拜舞階前懸寸念,憑高欲上望鄉臺。
南國梅花開不遲,白云迢遞海之湄。登門應有神仙客,行路能歌麟趾詩。衣豸陶然承薦錫,種槐頻看長新枝。從來平格應多福,不是洪濛有所私。
漢語雜胡語,
堪嗤莽太愚。
安知若鞮字,
已是孝單于。
滿面風埃霜鬢須,
何如相識謂詩臞。
君行學省得佳士,
我乃煙波稱釣徒。
老成渾欲盡,吊客一潸然。
遺事人人記,清詩句句傳。
掛冠疏傅早,樂世白公賢。
嘆息風流在,埋文得細鐫。
報國心思切,
年衰不自由。
欲知萬里路,
天際一歸舟。
震雷飛電起云霓,想見鈴齋閔雨時。十里頌聲傳道路,萬家和氣舞童兒。
眷隆芝檢聞歸詔,恩浹棠陰有去思。行客為公停桂棹,坐看豐稔喜成詩。
黃門事業到公傳,待月軒中世有賢。剖竹少勞麾戟外,持荷今在冕旒前。
文華自足窮三古,政力誰知即九遷。潁上通家今幾許,喚回舊觀屬蘇仙。
古寺白云中,
疏鐘逗林樾。
凌晨數杵來,
敲落山上月。
月暗層城,落梅庭戶東風淺。玉爐心字已成灰,樂事誰家院。
料峭春寒破暖,盡消凝、空廊繞遍,畫屏閑掩。鬢影羞窺,鸞塵輕濺。
此夕低徊,舊家風調江亭怨。何堪虛館耿殘燈,重檢醪痕看。
春夢人間易散,渺長天、蓬萊路遠。雨聲樓閣。酒醒鐘疏,湘簾休卷。
莫嫌冷艷已殘妝,相對忘言醉一觴。
地以遠塵稱極樂,花能殊眾是無香。
似聞道左流鶯語,堪笑城南走馬忙。
難得蕭間逢此日,歸赤緩轡已斜陽。
玉露金風撼翠柯。園芳開到剪紅羅。燦如天女瓊花樹,麗奪仙郎瑞錦窠。
秋已透,夜如何。穿針樓上巧云多。七襄共愛天機好,其奈流年一擲梭。
一片紅云簇帳天。翠綃雙卷出嬋娟。露凝狐塞燕支紫,日炙鴻門楚錦嫣。
香馥郁,影聯翩。金風璧月斗明蠲。散花天女同心結,莫惱維摩丈室禪。
素梅點點鋪香雪。疏篁漸長凌云節。
同結歲寒盟。冰霜不易心。
羅浮當日種。翠羽雙棲共。
看取綠盈枝。和羹結子時。
庭前樓行樹,墻頭數點山。
東風日過我,人意相與閒。
世事灞橋水,一去無時還。
群盜尚未息,俄頃生百患。
軍書急如火,嚴兵屯潼關。
邊功無足道,三嘆臨花間。
千里趨還供奉班,御爐煙里覲龍顏。
紬書東觀秋槐里,勸講西清晝漏間。
幾奏登歌歸樂府,何年史記托名山。
柏梁盛事空相憶,只有淮南桂可攀。
檣烏啼罷紙灰飛,
神去神來人不知。
惟有金沙堆下水,
東西南北任風吹。
城上危樓俯大江,昔經崔灝詠無雙。
我來欲作驚人語,掃壁題詩意早降。
萬里平氛存姓字,一身歸國望鄉邦。
眼中水色收全楚,沔鄂煙波滿碧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