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飲三詩 其二
中古避世者,或以飲自名。世網未易脫,顛眩寧其情。
嗟哉竹林子,嚌茹日瓶甖。時既謝周漢,顧肯羨久生。
中圣憐徐邈,種秫想淵明。卯金當涂高,委質吾顏頳。
偕我偶盛時,生亦未易輕。況子淑茂資,天驥趣修程。
論才應時須,挺志為親榮。親言銘肺肝,盍師陶士衡。
中古避世者,或以飲自名。世網未易脫,顛眩寧其情。
嗟哉竹林子,嚌茹日瓶甖。時既謝周漢,顧肯羨久生。
中圣憐徐邈,種秫想淵明。卯金當涂高,委質吾顏頳。
偕我偶盛時,生亦未易輕。況子淑茂資,天驥趣修程。
論才應時須,挺志為親榮。親言銘肺肝,盍師陶士衡。
中古那些避世的人,有的憑借飲酒來揚名。世間的羅網難以擺脫,就讓自己在醉酒眩暈中安定情緒。可嘆那竹林七賢,整日以瓶罐飲酒。時代已不是周漢之時,他們怎會羨慕長生。徐邈醉酒稱中圣讓人憐惜,陶淵明種高粱釀酒令人遐想。漢朝和曹魏更迭,我若投身新朝會羞愧臉紅。我與你恰逢盛世,生命也不應輕易輕視。何況你有美好資質,如天馬奔向遠途。論才能是時代所需,立志能為雙親帶來榮耀。雙親的話要銘記肺腑,為何不向陶士衡學習呢。
中古:指漢代以后的一個時期。
世網:比喻社會上法律禮教、倫理道德對人的束縛。
顛眩:指醉酒后頭暈目眩的狀態。
竹林子:指竹林七賢,魏晉時期的七位名士,常聚在竹林中飲酒清談。
嚌茹:咀嚼吞食,這里指飲酒。瓶甖(yīng):泛指盛酒的器具。
中圣:指醉酒。徐邈:三國時魏國人,曾稱醉酒為中圣人。
種秫:種植高粱,陶淵明曾想種高粱釀酒。
卯金:指“劉”字,代指漢朝。當涂高:代指曹魏。
委質:指人臣拜見君主時屈膝而委體于地,引申為臣服。
淑茂:美好。
天驥:天馬,比喻才能出眾的人。
陶士衡:陶侃,東晉時期名將,為人謹慎,惜時如金,反對飲酒賭博。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詩人看到有人有飲酒避世的傾向,結合自身對時代和人生的思考,創作此詩勸誡他人珍惜生命和才能,積極面對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勸人不要沉迷飲酒避世,要珍惜才能為親增榮。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以古喻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
江路重陽月,荒城菊未花。
一枝今始見,小摘向人誇。
研水添生意,鄉心對物華。
遙憐開爛漫,濁酒過鄰家。
佳辰人物本難俱,
事事雖非景不殊。
君既悼亡應感舊,
細看那復嗅茱萸。
編排御覽效精誠,
白本高頭手寫成。
句讀分明圈點罷,
隔宵豫進講官名。
大隱從茲始,悠然見古心。
地非關勝覽,天不礙幽尋。
石發溪頭長,云衣谷口深。
此中有佳趣,好作「采薇吟。」
它日西湖有此僧,
年來怕見發鬅鬙。
一雙眸子清于水,
想見新詩我不能。
沙渚鴻飛入楚云,遠林樵爨宿煙昏。
娟娟野菊經秋淡,漠漠滄江帶雨渾。
歸路賞心應駐節,客亭離思暫開樽。
莫嗟問俗淹翔久,從此頻繁不次恩。
凈掃池邊地。小雨過、斜陽至。調冰雪藕,洗桐澆竹,多少幽事。甚無情、碧樹新蟬起。側耳處,琴聲細。問冠緌、為何物,暑中真合拋棄。
瀟灑北窗人,羲皇上、一種高致。夢到玉河陰,看香象爭洗。苦將人、好夢啼破,渾不解、柳邊雙鶯意。笑謝夏畦客,乃公今倦矣。
細馬輕車穩。玉女電、無憑準。浮瓜綠井,買茶茅店,剛遇炎景。料黃塵、芳汗濡斜領。月映水,滹沱暝。隴頭人、空延佇,懶鴻不寄書錦。
歸見倚門人,臨風笑、兄弟爭問。執手認離顏,減紅蕙風韻。算三年、灞柳牽系,還家又、藕花生辰近。我屋北池北,白鷗煩問訊。
聞韶方覺鄭聲淫,信有朝陽彩鳳吟。
何遜悰情原灑脫,樂天詩句不鉤深。
封題寄我聞前樣,繾綣知君舊雨心。
騷雅只今誰獨擅,江門風韻已消沈。
散豁情志暢,塵纓忽已捐。
仰詠挹馀芳,怡情味重淵。
先君遺墨識名灘,使節曾經此往還。
改罷新詩吟未了,舟人又指富春山。
趙北燕南多驛路。見一帶、霜紅樹。又天外亂山青可數。叢臺也,知何處。雀臺也,知何處。
一鞭裊裊臨官渡。雁叫酸如雨。盡古往今來誇割據。漳水也,東流去。淇水也,東流去。
十年桑梓地,開社枕溪流。
及此漂零日,狂歌得共游。
望云憐鳥疾,臨水羨魚浮。
乍解風塵色,何妨盡醉留。
苑路輕驂拂曉霞,斗城南畔列侯家。
臨邛貴客傾中坐,漳水詞人記后車。
一石蒲桃先載酒,萬株金谷正交花。
風光不減蘭亭會,醉墨憑君紀歲華。
楓林紅透晚煙青。客思滿鷗汀。
二十年來,無家種竹,猶借竹為名。
春風未了秋風到,老去萬緣輕。
只把平生,閑吟閑詠,譜作棹歌聲。
君整南歸棹,予隨北上船。
他鄉一相見,故里色依然。
只覺還家好,都忘失意憐。
平安仗傳語,早晚下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