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舟中見菊偶成
江路重陽月,荒城菊未花。
一枝今始見,小摘向人誇。
研水添生意,鄉心對物華。
遙憐開爛漫,濁酒過鄰家。
江路重陽月,荒城菊未花。
一枝今始見,小摘向人誇。
研水添生意,鄉心對物華。
遙憐開爛漫,濁酒過鄰家。
在江邊路上的重陽時節,荒城的菊花還未開放。如今才見到一枝菊花,我輕輕摘下向人夸耀。用硯水滋養它增添生機,面對這美好景物勾起了思鄉之情。遙想故鄉菊花爛漫開放,我愿帶著濁酒去鄰家共賞。
江路:江邊的道路。
重陽月:指農歷九月,重陽節在九月初九。
荒城:荒涼的城池。
小摘:輕輕摘下。
研水:硯水。
物華:美好的景物。
遙憐:遙想。
爛漫:形容菊花盛開的樣子。
濁酒:未濾的酒,泛指酒。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重陽節前后于荊門的舟中。當時詩人可能正處于旅途之中,看到荒城未開的菊花,觸景生情寫下此詩,心境應是孤寂且思鄉的。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思鄉之情。其突出特點是以小見大,借一枝菊花引發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自然的表達。
夜夜金陵夢所思,君今猶是故棲枝。
杯傳燭影人如玉,柳罥波光月似規。
白發遺民翻舊譜,烏衣年少唱新詩。
繁華搖落秋無限,木老煙寒總不知。
六十五年嗟老矣。衰殘那更朝衫系。人說歸來陶令擬。知也未。鄉園風景而今異。
浩劫連番瓜蔓水。嗷鴻中澤馀生寄。寒故凄涼書一紙。蓬戶底。相看可有相憐計。
胸中無萬卷,下筆涂來俗未免。足底不千里,眼界難寬井蛙恥。
此中至意知者誰,游子壯夫為能為。昨見東魯笠山先生之所作,瑰奇瑰異復磅礴。
山水人物一卷裝,驚心炫目說臺陽。愧我饑驅三十年,竟無尺幅描云煙。
今作稗官催軍船,篷窗誦讀,恍如海外雄觀來眼前。
水晶宮殿玉花零,
點綴宮槐臥素屏。
特敕下簾延墨客,
不因風雪廢談經。
破六宗邪,
開五葉花。
西天此土,
地無朱砂。
聲聲啼鳴叫鉤辀,
山自巑岏水自流。
西望長沙三百里,
行人道是古袁州。
展卷知君中歲書,郎潛風月正相于。秋來不作江東憶,小史翩翩載后車。
長把清詩換美男,玉郎終為妥仙龕。九京若慰悽惶念,鄰笛心知莫弄三。
無語湘簾卷。肯輸他、畫梁雙宿,封侯悔遣。紅雨立殘清露滑,繡雀一幫泥泫。早餒就、吳宮八繭。悄向護花鈴索下,聽黃鸝、罵徹春陰淺。容易得,遠山展。
游蹤似托韶華顯。斗輕狂、謝娘絮薄,沈郎錢扁。何處芳叢爭挾彈,橫過新豐雞犬。趁買笑、鄉愁告免。不記臨行針線密,綠楊絲、系馬青衫典。休乞句,帶重剪。
慈恩塔院賦詩還,來集名園水竹間。不是淳于遺楚國,曾為子晉別緱山。毰毸映月林披縞,毳氄粘花玉染斑。長奉主人千歲樂,巢云登木伴云間。
雕籠載自鳳臺城,共喜胎仙下玉清。宛頸聯拳三島夢,長鳴軒步九霄情。嘗留瓜漆數行字,欲震雷門萬里聲。好語樊籬諸燕雀,休跨鯤運與鵬程。
何來羽客日連翩,猶記涂循入貢年。髓應成骨同丹轉,翮已開輪照雪鮮。皓皓知為君子化,昂昂豈受世人憐。西園亦有和陰者,接響聯飛榕水煙。
云擁黃昏朔風急,長空杳杳水拍拍。
六花舞白遍三湘,失卻寒峰翠千尺。
片瓊屑玉響群林,蘆叢蕭瑟聲更清。
凍月開奩俄吐晴,銀宮一色上下明。
嗟此何景兮江天暮雪,丹青欲盡不可得。
由來元化作鈞陶,
賦象香爐峰勢高。
恰似羌廬山下見,
不容太白獨抽毫。
日隱疏林暗,空江生暮寒。
櫓搖蘋破綠,楓落水流丹。
砧杵聲聲急,炊煙處處攢。
遙憐小兒女,幾度候門看。
五丈一攫煙云寒,十丈一折雷雨蟠。
電光煜煜燒檐瓦,鱗爪僵凍雙龍眠。
干霄無心故垂地,橫空忽放窮幽燕。
干拿漠北盡蕭艾,影排閶闔迎神仙。
風回霧黑夜吟嘯,桑乾倒卷流潺潺。
祇愁掀舞怒騰上,殿庭搖蕩無遺椽。
不然道人三味力,咒水降制長蜿蜒。
何為神物易翔躍,鼓鐘相聒殊安便。
我來名藍正無事,支筇仰面閑留看。
巨櫟盤盤陰蔽野,樓桑矯矯光參天。
豈如茲松鎮禪窟,斤斧不到青銅堅。
上方花雨作膏沐,玄鶴來往相周旋。
葆真完樸事非易,咄哉千載形神全。
老僧導我歷高閣,秋空景物開澄鮮。
塵收日霽見負戴,蘆溝車馬如奔川。
百年泡影一轉瞬,安能巢此還燒鉛。
松昉煮罷竟飛去,洪崖子晉聊隨肩。
吁嗟學道吾已晚,明朝且上西山巔。
柳已如眉拂上林,
細風吹動綠煙深。
東君巧欲裝春色,
更引黃鸝囀好音。
盈盈一水截長空,烏雀橋成得暫通。逗曉歸來裝萬恨,舊機牢落響寒風。
霓旌鸞扇去央央,云路輕車駕七香。靈會此宵才瞬息,經年何苦夜偏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