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田明道二年四曲 其一 導引
綿區浹宇,三萬里封疆。躬稼穡重光。神宗昔舉殊尤禮,今復睹吾皇。先農祀罷東郊曉,玉趾染游場。三推初畢公卿遍,從此萬斯箱。務農敦本。自古屬明王。方冊布彝章。吾皇睿圣躬千畝,將欲積神倉。去年宿雪田膏極,黛耜應農祥。堯郊擊壤迎歸輅,解雨遍遐荒。
綿區浹宇,三萬里封疆。躬稼穡重光。神宗昔舉殊尤禮,今復睹吾皇。先農祀罷東郊曉,玉趾染游場。三推初畢公卿遍,從此萬斯箱。務農敦本。自古屬明王。方冊布彝章。吾皇睿圣躬千畝,將欲積神倉。去年宿雪田膏極,黛耜應農祥。堯郊擊壤迎歸輅,解雨遍遐荒。
水云堆里小樓臺,
石徑無塵長綠苔。
何處幽人特相訪,
兩舟撐入柳陰來。
送罪人,乃進職。
不負楊臨賀,自不肯負國。
退處多余地,閑中盡樂時。
石呼兄弟輩,樹有子孫枝。
尚可三年學,當吟五貺詩。
仲宣無事事,何必覆人棋。
有身真有累,
無地亦無錐。
遇事頻三北,
干時愧六奇。
自嗟寒若此,
誰閔病而衰。
已辦窮秋去,
寧馀幾日思。
一擔黃卷一疲驅
兩鬢飄蕭酒一壺
為問樂天何所樂
出山還解在山無
秦中還使節,
漢上臥文園。
散帙便欹枕,
看山足杜門。
書藏京嶺近,
劍倚石城尊。
知有南熏奏,
長歌圣主恩。
醴陵芳胄,羨傳家彩管,仍留君處。多少紅閨夸著作,畢竟輸君千古。第一仙姿,無雙慧業,慣賦銷魂句。一編珠玉,香痕濃染如許。
無奈幾度春愁,幾番秋怨,暗送韶華去。一笑塵寰嫌太濁,飄渺瑤臺微步。月淡鴛窗,淚沾鳳紙,永隔仙凡路。青琴弦絕,思君無限凄楚。
久雨不晴,才晴又雨。
陰陽交泰,萬物得所。
明明百草頭,能為萬象主。
覿面相呈,切忌莽鹵。
秋光不待人,汗漫歸何處。客心不自聊,每欲為秋恕。高空無一物,容易秋來去。誰轉蓐收轅,以作冥玄御。
凄凄霜露華,微英供曉覷。諸天日遠遙,萬象方潔著。將求歲德成,獨抱深嚴慮。秋亦望其朋,人亦思其助。
四序本相生,金水朋交濟。誰張大塊帷,一任時光蛻。日居而月諸,六龍安可系。秋風盡九十,萬物收其贅。
蕭蕭物外峰,獨立云之際。寧淡有馀姿,寒光初一綴。至哉溟涬心,故使精華閉。繇來成物者,仍歸顓頊帝。
離離碧澗松,郁郁幽巖草。深玄依化跡,精氣微相保。輕霜動曉華,獨愛秋光好。嗟茲浮墜葉,幾向狂飆掃。
徒分枝干馀,不見根株老。造物者何心,春榮而冬稿。春亦不任恩,冬亦不任懊。歲寒然后知,當時何足道。
微雨。春暮。綠波嬌。夾港人家小橋。溪藤岸楊青蔓交。風搖。短枝通短篙。
葉暗煙深疑路斷。船一轉。別浦迢迢遠。
晚炊清。雞犬聲。新晴。歸云渡水明。
不種桃花種菊花,淵明衣缽不曾差。讀書教子得真趣,衒玉看人癡到家。禾役萬丘迎雨合,橘奴千樹帶煙斜。蒼髯折盡時相憶,逸處多應鬢未華。
舊雨篝燈在泮池,回思曾未幾多時。膝邊男女各成配,頭上鬢毛俱轉絲。久逐塵埃慚潦倒,先歸巖壑得便宜。他年大破黃粱夢,身外浮名底用之。
佳哉淡墨掃人牛,一笛橫風各自由。
平日深知焉用稼,如今但欲老西疇。
烏犍離立意逶遲,鞭策俱忘取次歸。
騃犢跳風仍卻顧,老融于此露天機。
太極虛其中,森然萬象具。道裕形器先,乾坤受陶鑄。日月轉神樞,往來成寒煦。坱然氣機流,群動非自由。
旋生而旋滅,靈蠢同一籌。哲人識至奧,潔慮篤冥修。手握天帝心,神與元始謀。元始妙無質,陰陽豈能讎。薪盡而火傳,斯理宜潛搜。
看花曾醉上林春,
夢里光陰記不真。
今日窮途頭似雪,
好花都屬少年人。
《長門賦》與《白頭吟》
怨悱凄涼變雅音
畢竟古人恩義重
挽回猶可借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