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懷二絕 其一
一心常欲洗民冤,清白爐煙可付天。但愧才疏為政拙,只宜及早賦歸田。
一心常欲洗民冤,清白爐煙可付天。但愧才疏為政拙,只宜及早賦歸田。
雪淺云高昨夜晴,千枝楊柳亞春城。
正愁芳草無窮路,卻愛黃鶯不住聲。
海氣拂來漁鼓急,村煙銷盡酒旗輕。
同游幾個能詩客,都繞桃花樹底行。
翳盡珠明萬象空,壺中只著小玲瓏。鄉來冀北藐群馬,此去斗南能幾翁。
淵默但知藏霹靂,清寧何必友崆峒。方城屹立青如削,萬壑千巖在下風。
用亦無心舍亦輕,歲寒只有竹忘形。水村容與吹黃葉,溪圃耘耔課白丁。
細草遠連三徑綠,好山長借兩眸青。浚池小貯連天碧,待與人間洗濁涇。
樓上斜陽樓下行,鸚哥消息透前楹。
云鬟偏覺家常好,花氣原從坐處生。
瞥見玉光驚又喜,乍回釵影避還迎。
雙星但隔秋河照,眼自模糊意自明。
半髧嬋娟垂兩鴉,
驚潮微隱寶簪斜。
客愁政自游絲亂,
莫戴釵頭百結花。
塞草青青塞柳妍。壯懷猶自說開邊。桑芽初綠好屯田。
小小漁村逢野店,疏疏簾桁飏茶煙。具區縹緲遠連天。
慘慘江云渾不動,玉雪耿孤芳。
萼綠仙人帶暗香。風韻冷尤長。
隴信不來寒日晚,疏影照澄江。
肯借橫斜伴酒觴。應共月商量。
落花飛滿衣,
似有留人意。
何處無情風,
依然吹落地。
論交少日各襟期,相對而今鬢欲衰。
笑我平生玄尚白,憐君廿載素為緇。
時危莫嘆功名薄,學短空驚歲月移。
何日比鄰結茅屋,塘邊同理鈞竿絲。
七十二社部落分,茹毛飲血麋鹿群。
中有曠隰名埔社,水繞山圍佳勝聞。
周回斜闊幾百里,豐草長林平如砥。
雕題黑齒結茅居,歌哭聚族皆依此。
牧牛打鹿釣溪魚,不識不知太古初。
別有天地非人世,萬頃膏腴可荷鋤。
諸人知處良遂知,
良遂知處人不知。
因思積雨花狼藉,
空寫愁腸說向誰。
夜窗書眼怯開帷。鐙花收焰時。
五更寒月不相隨。上廊林影遲。
青史事,碧山棲。蹉跎雙鬢絲。
十年心事入支頤。雁聲將夢飛。
上人家在衡山陬,好奇早作黔山游。
錫飛杯渡不知遠,荒山宴坐忘春秋。
中年鄉思不可鞚,七十二峰時入夢。
于今了了復玄玄,如葉脫枝繭離甕。
山中寶相比月圓,樓閣虛明秋照天。
我心懷歸不能語,卻覓來途下山去。
嶺上梅枝,送春風芳訊,直抵吾廬。陵江一軍獨進,凈掃萑苻。鳴琴未幾,便承恩、五馬前驅。比當日、東山折屐,老懷欣幸奚殊。
恨恨潢池盜弄,奈衰齡蹇足,空守鄉閭。行間代余宣力,賴爾諸雛。角巾私第,待他年、鳩杖歸扶。還試問、元侯經訓,何如黃石公書。
厥初我祖,始侯于唐。升為天子,四表輝光。豢龍陶丘,歷夏迨商。因而姓之,千載其昌。
惟縱既滅,秦乃代周。歷世隱德,賁于林丘。龍顏奮立,乃止毒流。偉哉司馬,破代封侯。
祖含輔劉,風虎云龍。山河帶礪,懋昭厥功。曰文而景,有光其封。潭潭相府,邁于前蹤。
根株既培,已茂其柯。元鼎見削,戶乃設羅。惟運則然,豈曰自窊。
在晉中業,起我長沙。嗚呼長沙,乃懋厥德。厥德不惑,受此方國。王室賴焉,孰敢僭忒。
豈曰今人,古不易得。世有顯人,吾何為始。偉哉武昌,遺澤千里。皇考繼之,載安其止。
仕路有聲,聞過則喜。瞻望前烈,予何能及。艱辛備嘗,未有成立。矯性之偏,佩弦自急。
將類卞和,抱玉以泣。凡事預立,學貴及時。五官之職,在心曰思。君子脩身,尚念于茲。
儼其敬哉,勿或怠而。孔道如日,老莊爝火。君子為學,取舍由我。
事親之孝,曾子云可。勉旃真有,何事久假。人之良能,觀此提孩。伊既學矣,告往知來。
嗚呼小子,尚竭其才。爾不竭才,于我何哉。
趁得身輕便掛冠,翩翩出岫白云閑。村疏一日是兩日,心廣半間如萬間。
聊把大門標俗子,別開荒徑友佳山。羲皇向上多馀地,時對清風一破顏。
特操剛明與俗乖,溪山亦復外形骸。子狂正作豈矯世,我醉欲眠聊縱懷。
勇賦一歸尤果決,光寒千丈不沉埋。從來林下何曾見,僅有先生闥可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