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武挽詩
受爵于公朝,拜恩于私室。大義久不明,知己皆私昵。將軍懷國恩,成敗弗所恤。依違為袁氏,晚舉猶未失。惜哉群疑萃,一蹶太倉卒。平生欠謀面,忠烈感吾筆。使我早識公,救敗豈無術。猶當歌正氣,坐待桑榆日。
受爵于公朝,拜恩于私室。大義久不明,知己皆私昵。將軍懷國恩,成敗弗所恤。依違為袁氏,晚舉猶未失。惜哉群疑萃,一蹶太倉卒。平生欠謀面,忠烈感吾筆。使我早識公,救敗豈無術。猶當歌正氣,坐待桑榆日。
八月涼風動高閣,千金麗人卷綃幕。
已憐池上歇芳菲,飛燕侍寢昭陽殿,班姬飲恨長信宮。
長信宮,昭陽殿
云峰苔壁繞溪斜,江路香風夾岸花。
樹密不言通鳥道,
游魚瞥瞥雙釣童,伐木丁丁一樵叟。
自言避喧非避秦。
紅樓疑見白毫光,寺逼宸居福盛唐。
支遁愛山情謾切,誰謂此中難可到,自憐深院得徊翔。
長歌游寶地,徙倚對珠林。
雁塔風霜古,龍池歲月深。
紺園澄夕霽,碧殿下秋陰。
歸路煙霞晚,山蟬處處吟。
今春芳苑游,接武上瓊樓。
宛轉縈香騎,飄飖拂畫球。
俯身迎未落,回轡逐傍流。
只為看花鳥,時時誤失籌。
仙媛乘龍夕,天孫捧雁來。
可憐桃李樹,更繞鳳凰臺。
燭送香車入,花臨寶扇開。
莫令銀箭曉,為盡合歡杯。
聞道清明近,春闈向夕闌。
行游晝不厭,風物夜宜看。
斗柄更初轉,梅香暗里殘。
無勞秉華燭,晴月在南端。
九門開洛邑,雙闕對河橋。
白日青春道,軒裳半下朝。
乘羊稚子看,拾翠美人嬌。
行樂歸恒晚,香塵撲地遙。
巫山高不極,合遝狀奇新。
暗谷疑風雨,陰崖若鬼神。
月明三峽曙,潮滿九江春。
為問陽臺客,應知入夢人。
碧水澄潭映遠空,
紫云香駕御微風。
漢家城闕疑天上,
古來徒羨橫汾賞,
今日宸游圣藻雄。
御氣幸金方,憑高薦羽觴。
魏文頒菊蕊,漢武賜萸房。
秋變銅池色,晴添銀樹光。
年年重九慶,日月奉天長。
周王甲子旦,漢后德陽宮。
灑瑞天庭里,驚春御苑中。
氛氳生浩氣,颯遝舞回風。
宸藻光盈尺,賡歌樂歲豐。
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
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嶺外無寒食,春來不見餳。
洛陽新甲子,何日是清明。
花柳爭朝發,軒車滿路迎。
帝鄉遙可念,腸斷報親情。
主家山第早春歸,御輦春游繞翠微。
買地鋪金曾作埒,自有神仙鳴鳳曲,
并將歌舞報恩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