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竹石寄馬字昌沈養明
國風興淇竹,易繇云介石。我思千載人,時能踐其跡。武公之德不可忘,周公之辭何孔章。乃知在意不在畫。無鹽底須脂粉妝。馬生沈生我湜籍,頗知好古循規則。椎鑿不斲太古心,霜雪寧凋歲寒色。別來又見秋風涼,相思之情江水長。為書古道用相勉,愿視竹石同羹墻。
國風興淇竹,易繇云介石。我思千載人,時能踐其跡。武公之德不可忘,周公之辭何孔章。乃知在意不在畫。無鹽底須脂粉妝。馬生沈生我湜籍,頗知好古循規則。椎鑿不斲太古心,霜雪寧凋歲寒色。別來又見秋風涼,相思之情江水長。為書古道用相勉,愿視竹石同羹墻。
獨坐中園欲二更,
棲烏寥絕樹無聲。
六時蓮水風微動,
五色瓜田月倍明。
狹室自娛真已幸,
離居相望不堪情。
朝來雨過林林綠,
閒夜誰教白發生。
今古幾詩魂。飛入秋窗月一痕。如此溪山如此夜,閑身。派別源流仔細分。
問字共論文。往日趨庭憶舊聞。今對畫圖饒樂意,凝神。指點龍山認里門。
拙性常繩汝,忠心轉慰吾。荒雞啼月店,瘦馬走霜途。問地方音雜,橫天劍氣粗。收將昨夜夢,寄到異龍湖。
耕稼吾家業,南村尚有田。半生誤筆硯,兩度赴幽燕。歲月如流水,風塵各一天。綢繆未陰雨,再結老農緣。
法身遍滿三千界,
影現天臺水石間。
我欲直從心地見,
來看磊磈聽淙潺。
不參禪,不問道。豎起鐵脊梁,死蛇鉆出草。
不是禪,不是道。云門千歲僧,越山鼐長老。
輕暖輕寒際,
鶯聲不斷聽。
煙浮清化白,
天入太行青。
村舍多依竹,
池塘始泛萍。
長堤斜照里,
萬柳綠如屏。
耿耿星河澹澹云,作聲風葉隔墻聞。
蕭閒宦況秋先得,迢遞鄉心夜正分。
絮語砌蟲何太苦,忘機沙鳥自為群。
新來領略滄洲趣,一榻涼生酒半醺。
破楚門西更向西,畫船雙槳白公堤。
人家臨水花為市,僧舍沿山石作梯。
弱柳似隨歌扇拂,好鶯偏傍舞筵啼。
討春年少情難盡,不許亭亭日色低。
三百貫,且通判。
五百索,直秘閣。
四野俱生色,高堂不染塵。
轉疑鷗狎客,更好月窺人。
滿座陽春曲,當筵漉酒巾。
關門無醉尉,良夜得相親。
避暑來柿巖,晨出大峪道。入谷已陰森,數折氣益好。巖壑自湛深,水聲發幽奧。十里悉溪中,白石凈如掃。
臨水開柴門,小亭巋新造。風雨忽然來,南山飛懸瀑。暝色淡如秋,炊煙起晚灶。
我意方悠然,同伴呼酒到。數杯歡相持,真足寄嘯傲。
輕雷隱隱初驚夢,
小雨疏疏巧潤花。
正是暄和好春色,
常將詩酒賞年華。
滿街鑼鼓喧清晝。任狂歌狂走。喬裝艷服太妖淫,盡京都游手。
插秧種稻,何曾能夠,古遺風不守。可憐浪費好時光,負良田千畝。
石鐘古洞似禪龕,
兀兀頑空亦可參。
擬傍藤蘿揮麈尾,
共移舟楫系江潭。
云開乳竇金膏見,
鶴定松陰午夢酣。
幽興不禁風景好,
況逢賓主盡東南。
千秋洞屋鎖江嵐,
縣石鐘聲空自函。
疑有精靈遲勝會,
果然冠蓋并幽探。
巖前把酒云揮袖,
醉罷登舟花滿潭。
瘴海此游真浩蕩,
未須留滯嘆周南。
翩然來對草堂閒,又愛元亭自閉關。
沿岸棹隨黃犢去,向汀人共白鷗還。
蟬追高唱傳深柳,雨漱微酣到暝山。
后日相思尋步履,隱囊依舊綠苔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