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 錢镈
詩稱庤錢镈,南畝興農作。
寧唯務芟薙,豈不在刈獲。
收功向嘉谷,托用隨芒??。
太平茲所重,坐見銷鋒鍔。
詩稱庤錢镈,南畝興農作。
寧唯務芟薙,豈不在刈獲。
收功向嘉谷,托用隨芒??。
太平茲所重,坐見銷鋒鍔。
詩中提到準備好農具錢镈,在南邊的田畝中開展農事勞作。它不僅用于除草,還用于收割。它為收獲優質谷物立下功勞,常與草鞋相伴使用。太平盛世重視農事,可見兵器都已銷熔。
庤(zhì):儲備、準備。
錢镈(jiǎn bó):古代兩種農具名,后泛指農具。
南畝:南面的田畝,泛指農田。
芟薙(shān tì):除草。
刈(yì)獲:收割。
芒??(máng juē):草鞋。
銷鋒鍔:熔化兵器。
此詩創作于太平時期,當時社會重視農業生產。詩人可能看到農民使用農具辛勤勞作,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強調農事在太平盛世中的重要地位。
這首詩主旨是強調農事的重要性。其特點是圍繞農具錢镈展開,簡潔地說明了它的用途和意義。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反映了當時對農業的關注。
東堂留得最高枝,向道重開果有時。
仙掌露漙秋氣重,山頭月照晚粧宜。
層層黃色眉間見,拂拂清香鼻觀知。
更約菊花為老伴,四難并處可無詩。
市無晨飲助加餐,空愧先生苜蓿盤。
尚有園人供菜把,漫勞穉子寫牌單。
俸錢先自無多了,賓客從來不慣看。
已誓長齋依繡佛,妻孥休怪瘦欒欒。
向來一瓣為南豐,縱使能詩也坐窮。
千里望中同夜月,五言城里帶春風。
人言止酒今直止,君自中書豈不中。
莫道天工全憒憒,滿頭白發亦何公。
飄風吹百花,仰不見天幕。浮云何慘慘,去我止一握。
園樹暗無色,紅芳旋凋落。摘索晚來雨,如絲度城郭。
愁人故多情,對此乃非樂。羽書絳囊馳,傷春重沈著。
方鎬若涇陽,龍吟怨清角。歸飛內提提,紇真問生雀。
玉溪得得探芳期,孤負詩人盡醉歸。
消息向來空驛使,畫圖老去惜明妃。
香魂月墮驚春夢,翠袖天寒怯暮暉。
蜂蝶卑凡渾省識,良迷桃李趁狂飛。
懶于塵土踏京華,張翰西風久憶家。
江上魚肥應可鲙,田家酒熟未容賒。
狂蹤泛泛渾猶梗,病眼昏昏祇欲花。
為報王孫早歸矣,莫憑芳草浪咨嗟。
小隊行春簇使旌,黃童白叟遞逢迎。
勸耕試向何山麓,競渡還傾極樂城。
畫舫驍騰喧鼓吹,紅粧凝佇傍軒楹。
山公歸路人爭看,已有豐年笑語聲。
步遶名園日幾回,司花著意巧能裁。
影疎雅稱燈籠映,香細疑從酒面來。
破白江梅羞月妬,黏紅僊杏待春媒。
何如新樣龍山種,卻在京都占早開。
秋香烈烈鎖房櫳,龍麝腥膻不易同。
清素月中留夜魄,芬芳林下有家風。
記惟密雪開梅萼,憶過疏籬采菊叢。
獨有平泉舊詩句,浪夸金粟竟非工。
萬畝墳山遍野陰,幾年樵采到如今。
藩籬有限重加護,斤斧無端免見侵。
缺處更須頻檢校,暇時何惜一登臨。
先君暗里應傾倒,方信流長源更深。
浮生寧久客,罷沐彈冠幘。
芳樹幾時紅,童發半莖白。
千月浪翻濤,百齡駒過隙。
多少少年人,烏頭問華簀。
噴人清馥偏閑庭,心醉銀釭對醁醽。
高髻月娥呈素面,孤云天蓋拂明星。
腰支天裊愁縈緒,玉佩招搖尚典刑。
著意政須延永夜,新條明日定飄零。
居士胸懷壑與丘,琴山懷抱枕清流。
一區宅好真揚子,萬卷書多似鄴侯。
好客亦嘗陪俎豆,諸郎殊不廢箕裘。
人間俯仰成千古,痛念吾鄉馬少游。
異鄉王粲懶登樓,腸斷淮山落木秋。
塞上陰云空漠漠,江邊艇子故悠悠。
悲涼只怕聞孤鴈,浩蕩那堪沒白鷗。
莫怪楚囚頻下淚,何人談話到神州。
晼晚春闌雨,酴醿花意秋。
雪飛香霰集,龍鬭玉云浮。
外戶楊青眼,中唐浪白頭。
夢回人不見,心醉兀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