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江樓
異鄉王粲懶登樓,腸斷淮山落木秋。
塞上陰云空漠漠,江邊艇子故悠悠。
悲涼只怕聞孤鴈,浩蕩那堪沒白鷗。
莫怪楚囚頻下淚,何人談話到神州。
異鄉王粲懶登樓,腸斷淮山落木秋。
塞上陰云空漠漠,江邊艇子故悠悠。
悲涼只怕聞孤鴈,浩蕩那堪沒白鷗。
莫怪楚囚頻下淚,何人談話到神州。
我如客居異鄉的王粲無心登樓,在這淮山落葉的秋景中肝腸寸斷。塞上陰云空自彌漫,江邊小船依舊悠悠飄蕩。我最怕聽到孤雁的叫聲,更難以承受白鷗消失在浩渺江水中的景象。別怪我像楚囚一樣頻繁落淚,又有誰能談論起國家大事呢。
王粲:東漢末年文學家,曾作《登樓賦》,表達思鄉和懷才不遇之情。
落木:落葉。
艇子:小船。
楚囚:原指被俘的楚國人,后泛指處境窘迫的人。
神州:指中國,這里指國家。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身處異鄉,看到國家動蕩不安,內心充滿憂慮和悲憤。當時社會或許處于戰亂或政治不穩定時期,詩人借景抒情,表達對國家命運的關切。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的家國之思和憂國之情。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與用典相結合,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特別著名,但反映了特定時期文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
碧草云連屋,黃山暮入簾。養生思橘井,曝背戀茅檐。雪為觀書積,泉因洗藥添。懶從閒轉甚,貧與病相兼。
龍旌兮玄牡,重闕兮紫府。夫君兮不可以見,女躑躅兮徒自苦。沖風起兮河曾波,巖岪崛兮桂蘿。折瓊蕊兮貽女,媒不通兮怨嗟。若有人兮乘游龍,佩蒼景兮御清風。陟帝左兮右降,又翱翔兮極中。君游兮昆崙,又夕宴兮王母。緩節兮永歌,紛佾兮繁舞。望遙浦兮御舸,吹參差兮愁予。
蒼松千歲姿,靈根伏琥珀。吐氣結晴云,化作古玄璧。清芬?芝蘭,堅質等金石。上進蓬萊宮,遂冠龍賓伯。磨研發春英,燦爛翻瓊液。密傳鄒魯心,仰寫羲周畫。風雷興禮樂,日星耀方策。豈惟儒者功,實系斯文脈。君子坐廟堂,群臣賴滋澤。良辰持此壽,播譽永無斁。
夕陽曲岸水澹澹,往事如煙捫虱談。老樹昏鴉尚能記,錦帆綵纜下江南。
文獻蕭蕭近百年,敢云千載定斯篇。于人行直惟三代,自我為正指九天。非鑒無情應有怒,以湯止沸豈能平。明知戶說終何術,茍信余懷亦所堅。
反哺烏曰慈,食母梟名惡。如烏莫如梟,人心當自覺。馬舞睨祿山,猴朝識朱溫。人豈不若獸,變故輒負恩。鹍鵬奮云霄,尺鴳棲野草。物各適其天,夫豈論大小。蜂房開戶牖,蟻穴有官守。究竟物皆然,夢幻君知否。小哉蠻觸戰,鄙甚蛙黽怒。達人能大觀,本以和平故。瑞世鳳鳴陽,司晨雞鳴丑。呶呶取人憎,亂蟬合緘口。蠶繭每利人,蛛網偏害物。利害夐不同,其間僅絲忽。猿啼不窺窗,牛馴常露地。伏虎與降龍,此理元無二。解牛中肯綮,相馬外驪黃。從知得三昧,意到形自忘。蟻封罅隙地,蛙井咫尺天。那能致廣大,此道誰為傳。
綺疏微透曉光寒,欲貼鴉黃展鏡鸞。錯怪桃花似儂面,一番風雨便春殘。
書劍飄零鎩羽歸,不知與世孰依偉。小樓一角成高隱,回首前塵百事非。
問訊南川子,金牛有是非。憂為妻子地,淚濕故人衣。歲晚流言惡,天涯信使稀。西風吹落葉,故故傍愁飛。
循資白發綰銅章,明府何心解綬忙。今日公田多十倍,折腰兒輩亦無傷。
客里逢除夕,燈前苦憶家。不聞鳴爆竹,寧復頌椒花。鬢發非春事,風霜老歲華。一杯親隴酒,涕淚隔天涯。
畫閣香銷暮雨晴,珠簾半捲遠山明。蒲萄初醒羅衣薄,枕上鹍弦撥不成。木難火齊當纏頭,貼地金蓮步欲羞。露濕銀床人語靜,蟾宮九夏是中秋。巫山隱約寶屏斜,朝著重綿晝著紗。徙倚牙床新睡足,一瓶芍藥當荷花。寶鑒當窗促曉妝,金莖玉露奉君王。菊花如錦秋風近,愿似中間御愛黃。苑路東西草色遙,闌干曲曲似飛橋。水晶殿外檐鈴響,疑是鑾輿早散朝。
林皋獨立誰家翁,悵望天際來秋風。暮煙未收遠山淡,海潮初落滄江空。
雨從今日十分晴,病后春應一倍增。著地已無殘歲雪,掛檐猶有上元燈。
云雪連朝闇,朋從嘆坐違。臨文與誰共,開卷為君稀。趣掃六花散,聊通一徑微。當攜兔園賦,同映讀書幃。南榮卮酒罷,君返道東居。坐作三朝別,杳疑千里馀。閑門嗟雀網,深濘怯柴車。向晚開簾喜,彤云稍覺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