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梅
亭邊老樹影?毿,閱盡犀珠壓去驂。歲晚行人風雪里,也須障面過江南。
亭邊老樹影?毿,閱盡犀珠壓去驂。歲晚行人風雪里,也須障面過江南。
奉君九醞之美酒,佩君萬鎰之瓊琚。
適體粹白之狐腋,枕前不夜之明珠。
富貴于人各有命,求而不得將何如。
太行之山騏驥伏鹽車,東流之水西上魚。
大塊勞生燎如此,為君長嘆空踟躕。
偶因歸省賦南游,夢里魂飛故國樓。
永夜獨行千里客,長途只載一車愁。
鹓鸞得路翔天闕,猿鶴移文出故邱。
欲識行蹤何處所,天津橋上月如鉤。
千疑萬疑,祇是一疑。
若能決此一疑,免教節上生枝。
最是春風情緒,無聊無賴無端。
枕瑟孤眠思好夢,被池虛繡雙鸞。
爭似蕊黃花子,朝朝貼向眉彎。
蠻子朝,泛皮船兮渡繩橋,來自巂州道路遙。入界先經蜀川過,蜀將收功先表賀。
臣聞云南六詔蠻,東連牂牁西連蕃。六詔星居初瑣碎,合為一詔漸強大。
開元皇帝雖圣神,唯蠻倔強不來賓。鮮于仲通六萬卒,征蠻一陣全軍沒。
至今西洱河岸邊,箭孔刀痕滿枯骨。誰知今日慕華風,不勞一人蠻自通。
誠由陛下休明德,亦賴微臣誘諭功。德宗省表知如此,笑令中使迎蠻子。
蠻子導從者誰何,摩挲俗羽雙隈伽。清平官持赤藤杖,大將軍系金呿嗟。
異牟尋男尋閤勸,特敕召對延英殿。上心貴在懷遠蠻,引臨玉座近天顏。
冕旒不垂親勞徠,賜衣賜食移時對。移時對,不可得,大臣相看有羨色。
可憐宰相拖紫佩金章,朝日唯聞對一刻。
督郵行縣豈徒哉,
指點虛無作禍媒。
料得淵明知此意,
懸拋印綬賦歸來。
誰憐人去鎖朱樓,
終日憑欄只帶愁。
燕子也知人薄倖,
飛來略不傍簾鉤。
一峰回處小橋崎,
風磴松枝亞竹枝。
溪水拖藍山撲翠,
大癡圖畫右丞詩。
風驚梧葉覺秋還,萬丈歸心到北山。
已許生平江海上,坐求功業簿書間。
頗聞都護刊銅柱,更喜將軍入玉關。
朝野清明無一事,相從那使酒樽閑。
摩天石為屏,結構因嵚崎。綠樹各爭長,山高樹亦隨。
入門不數武,積陰涼階墀。緣徑登愈高,俯樓眺且危。
蒼苔隱古跡,涑水留遺姿。空際鸞鳳翔,手摩心儀之。
丹崖不可見,琴臺猶有基。湖光忽掩映,天風吹紛披。
尋幽貴奧竅,固不厭險巇。牽衣陟絕頂,最下那敢窺。
少立喘稍息,揮汗神未夷。澗底見茅屋,四面流清漪。
林深日易昏,安得久留茲。一步一回顧,暮靄滋漫瀰。
終日一園閉,萬壑千巖奇。
蹉跌游戎血戰情,
郎官念念為蒼生。
何妨塞卻狼機口,
壘土新來變鐵城。
錦軸閑常卷,朱弦靜不張。西風簾下自然涼。況是怯秋人起、獨眠床。
語別雙歸燕,啼愁幾暮螀。小庭梧竹間青黃。一帶淡煙新月、接殘陽。
失路酒狂悲苦。目隨云去。
等閑畫閣似扁舟。單欠著、風和雨。
約定滄江煙樹。先傳鯉素。
莫將香粉笑鴟夷。天送與、藏身處。
不掛蒲帆緩緩行,秋風吹我到宣城。出山泉水潺湲急,可似山中徹底清?
六尺饑驅愺恅中,塵襟孤負對丹楓。敬亭上下雙溪水,曾照青蓮詠謝公。
茅店三間席作門,瓦盆新釀醉黃昏。西風打屋寒星射,添盡衾裯不覺溫。
磷磷碎石映流泉,隨意幽尋夕照天。獨木小橋當路出,倩人扶過水西邊。
波譎濤翻四壁傾,長風萬里挾舟行。
云霞飛舞迷金闕,星斗回旋拱玉京。
木石誰填精衛恨,蓬瀛孰解少君程。
田橫蹤跡杳如此,大嚼思吞海底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