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縣尹楊觀政有奇跡復能詩文民僚服其化士大夫過者靡不稱頌故贈此加勉焉二首 其一
玉節星軺下嶺南,萬山空翠雜煙嵐。傳聞清遠多佳政,花滿春城月滿潭。
玉節星軺下嶺南,萬山空翠雜煙嵐。傳聞清遠多佳政,花滿春城月滿潭。
耕鋤事勤苦,賦斂少驅逼。
終日掩柴荊,何嘗知帝力。
峽口維舟后約遲,
更無珰禮報京師。
夢回細聽夔門雨,
約略明鐙擁髻時。
如此湖山孰總持,英雄兒女兩分之。
千秋顏色歸圖畫,百占功名似弈棋。
采石磯前魚潑剌,郁金堂畔燕差池。
滄洲滿壁《箜篌引》,唱遍《楊枝》又《竹枝》。
二月風光正艷陽,眾香國里介稱觴。
鶯歌似奏長生曲,燕賀同登祝壽堂。
燦爛帨應裁錦幛,寧馨兒合洗蘭湯。
花神今日方泥醉,徒費人間作頌揚。
要典焚殘士路清,
一篇黨論太分明。
相公煞費推擠力,
破帽騎驢了此生。
一元自古君臣會,又見明良到圣朝。恭已無為真帝舜,我公今日自皋陶。
憂勤社稷頭顱白,斟酌乾坤斗柄高。天下得人吾所愿,敢將圣德頌唐堯。
聞在朝廷薦士公,卑人何敢列豪雄。公門固是人才藪,野物何堪藥籠中。
病使逍遙扶白日,老將行止托蒼穹。銓曹果說吾堪用,請選滄江作釣翁。
宿雨輕飄灑。少年時、追歡記節,同人于野。老去登臨無腳力,徙倚屋東籬榭。但極目、海山如畫。千古惟傳吹帽漢,大將軍、野馬塵埃也。須彩筆,為陶寫。
鶴歸舊里空悲咤。嘆原頭、累累高冢,洛英凋謝。留得香山病居士,卻入漁翁保社。悵誰伴、先生情話。樽有葡萄簪有菊,西涼州、不似東籬下。休喚醒,利名者。
新涼漸到郁金堂,輕影慚花夢惱香。憶得王孫最矜貴,自持銀燭照明妝。
夜明簾下數秋星,月地云階又一層。憶得王孫祠中酒,玉纖親手坐調冰。
但無言語鎮相看,自起更衣怯嫩寒。憶得王孫歸較晚,籠花薄月夜闌珊。
李君館此舉明經,
仕顯聲銷豈足榮。
樹有菩提僧不命,
卻將折桂榜庵名。
玉盌低斟酒力微,風前團扇未停揮。砧敲紅淚落征衣。
愁見月高褰繡箔,起乘人靜弄金徽,鴛鴦幔冷一螢飛。
千說萬說,不如親面一見。
千討萬討,不知只在手頭。
寒風蕭蕭,黃葉飄飄。
鶴眠松頂,云臥山腰。
幾番今日又明朝。
注地銀潢兩峽開,云林冰凈不浮灰。新詩欲與何人論,舊友今從上國來。
薄酒謾為仙室飲,歸鞍無奈夕陽催。君懷自有驪珠富,合浦休將一顆回。
才如吾子尚區區,羽檄從軍萬里馀。白發可憐歸計晚,青衫只似拜恩初。
一樽邀客非無酒,千卷隨車幸有書。已把窮通推定分,故人達宦任情疏。
一雨翠微寺,晚風黃葉林。
登山康樂屐,誓墓右軍心。
百里巖城僻,五湖秋水陰。
肯將雙短鬢,長此戀華簪。
草徑蕭蕭帶郭斜,小亭池畔半蒹葭。
邀歡白苧風前曲,愛客青山雨后花。
遠塞風塵催歲律,故人消息盡天涯。
醉歸晚度看流月,忽憶溪山上釣槎。
橙色似黃金,佳名最為貴。
一腹飽秋霜,嘗之有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