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司寇張先生
一元自古君臣會,又見明良到圣朝。恭已無為真帝舜,我公今日自皋陶。
憂勤社稷頭顱白,斟酌乾坤斗柄高。天下得人吾所愿,敢將圣德頌唐堯。
聞在朝廷薦士公,卑人何敢列豪雄。公門固是人才藪,野物何堪藥籠中。
病使逍遙扶白日,老將行止托蒼穹。銓曹果說吾堪用,請選滄江作釣翁。
一元自古君臣會,又見明良到圣朝。恭已無為真帝舜,我公今日自皋陶。
憂勤社稷頭顱白,斟酌乾坤斗柄高。天下得人吾所愿,敢將圣德頌唐堯。
聞在朝廷薦士公,卑人何敢列豪雄。公門固是人才藪,野物何堪藥籠中。
病使逍遙扶白日,老將行止托蒼穹。銓曹果說吾堪用,請選滄江作釣翁。
自古以來君與臣的相遇是天地之始的機緣,如今圣朝又出現了賢明的君主和良臣。君主能恭謹自律、無為而治,如同帝舜一般;您就像古代的皋陶一樣賢能。您為國家憂心操勞,頭發都變白了,您權衡天下大事,地位尊崇。天下能得到賢才是我所期望的,我怎敢僅用贊頌唐堯之德來表達。聽聞您在朝廷公正地舉薦賢才,我這樣的人怎敢稱豪雄。您的門下本就是人才匯聚之地,我這樣的山野之人哪配進入您的舉薦范圍。我因病只能逍遙度日,依靠著時光;年老了,行止都托付給蒼天。如果吏部真說我可用,請選讓我去做那滄江釣翁。
一元:指天地之始,這里寓意君臣相遇的機緣。
明良:賢明的君主和良臣。
恭已無為:君主以恭敬自律、無為而治的方式治理國家。
帝舜:傳說中的上古賢君。
皋陶(gāo yáo):舜帝時的賢臣。
憂勤:為某事憂心操勞。
斗柄:北斗七星的第五至第七星,這里象征地位和權力。
藪(sǒu):人或物聚集的地方。
野物:作者自謙之詞,指自己如山野之人。
藥籠中:比喻儲備人才。
銓曹:指吏部,掌管官員選拔。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處于一個相對穩定、君主賢明的時期,司寇張先生在朝廷公正舉薦人才,作者可能是一位未出仕的文人,面對可能的舉薦表達自己的態度。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圣朝君臣賢明,表達對賢才得用的期望,同時表明自己淡泊的心境。其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莊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朝廷的看法和個人的價值取向。
促織聲尖尖似針,
更深刺著旅人心。
獨言獨語月明里,
驚覺眠童與宿禽。
高亭林表迥嵯峨,
獨坐秋宵不寢多。
玉兔玉人歌里出,
白云難似莫相和。
箭頭破帖渾無敵,杖底敲球遠有聲。
馬走千蹄朝萬乘,
不是邢公來鎮此,長安西北未能行。
三年未省聞鴻叫,
九月何曾見草枯。
寒暑氣均思白社,
鄉味朔山林果別,
北歸期掛海帆孤。
終南云雨連城闕,去路西江白浪頭。
滁上郡齋離昨日,
借問泊帆干謁者,誰人曾聽峽猿愁。
邊臣說使朝天子,發語轟然激夏雷。
高節羽書期獨傳,自顧此身無所立,恭談祖德朵頤開。
朱絲弦底燕泉急,
燕將云孫白日彈。
嬴氏歸山陵已掘,
聲聲猶帶發沖冠。
歸寧仿佛三千里,月向船窗見幾宵。
野鼠獨偷高樹果,
重入石頭城下寺,南朝杉老未干燋。
星點花冠道士衣,
紫陽宮女化身飛。
能傳上界春消息,
若到蓬山莫放歸。
獨向山中見,今朝又別離。
一心無掛住,萬里獨何之。
到處絕煙火,逢人話古時。
此行無弟子,白犬自相隨。
清重無過知內制,從前禮絕外庭人。
看花在處多隨駕,
應憐獨向名場苦,曾十余年浪過春。
俊鳥還投高處棲,騰身戛戛下云梯。
有時透霧凌空去,不緣毛羽遭零落,焉肯雄心向爾低。
京索先生三尺墳,
秋風漠漠吐寒云。
從來有恨君多哭,
今日何人更哭君。
環爐促席復持杯,
松院雙扉向月開。
座上同聲半先達,
名山獨入此心來。
魏都城里曾游熟,才子齋中止泊多。
去日綠楊垂紫陌,惆悵心思滑臺北,滿杯濃酒與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