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其二十一 禊亭
曲池流水細鱗鱗,高會傳觴似洛濱。紅粉翠蛾應不要,畫船來往勝于人。
曲池流水細鱗鱗,高會傳觴似洛濱。紅粉翠蛾應不要,畫船來往勝于人。
碧峰連枕席,青冢隔煙蘿。
漢道寖微矣,荊王如夢何。
遙知云色寡,夕想雨容多。
歡怨皆蕪沒,回腸發浩歌。
閼氏留漢月,芳草藉巫云。
清怨獨和胡,微辭因奉君。
溪縈香縹緲,臺駐夢氤氳。
不躡風流跡,荒山空舊聞。
楚漢風流事,千年跡并稀。
巫云象神女,塞月照明妃。
余欲登高賦,征人怨不歸。
清秋如有夢,應逐朔鴻飛。
飄渺云山接素秋,
除書今喜牧樊州。
看碑口炙思羊祐,
駐馬心誠拜武侯。
霜月夜懸鄉國夢,
春風晴散井閭愁。
莫言棘枳成幽獨,
寄取梧岡引鳳游。
少年喜結詩文會,勝日同盟香火緣。忠義千秋懸日月,滄桑一瞥化云煙。登堂禮樂從先進,入座衣冠盡后賢。一勺權當清酒薦,潢污行潦在山泉。
佛光神道兩虛無,淘汰將歸造化爐。獨有綱常留正氣,能令崇拜起吾儒!漫云唇齒同文國,忍看河山易色圖?父老凋零多白發,猶聞倉葛大聲呼。
南郊健步免扶筇,芳草迷離舊徑封。寺外新分一脈水,門前不見十圍松!山僧已死空禪室,遠客重來動午鐘。且息塵緣謀住此,溪山是否肯相容?
舞罷歌沉,問多少,黃金輕擲。止遺得、荒煙數縷,斜陽半壁。萬壑哀聲驚雁斷,千家別淚如云濕。記南朝,鐵鎖舊橫江,沈云黑。
著不得,東山屐。擊不盡,中流楫。且息交閉戶,狂吟岸幘。幾樹啼烏南內冷,滿城搗練西風急。對樓前,猶是去年山,傷情碧。
柴門小啟。
甚重重疊疊,堆入簾底。
柳不成痕,桐不成陰,竹又個無成字。
水邊籬落橫斜見,又不似、羅浮妝倚。
倩阿誰問答形神,除和陶詩無計。
非復三人對影,舉杯邀月色,岑寂恁地。
衣白衣黃,大袖疏襟,黯黯酒痕難洗。
爭妍仿佛佳人背,顧好處、自憐無墜。
趁早些、收拾橫陳,玉骨枕函留翠。
錦樹散秋色,
羅衣怯夜霜。
君恩如昨日,
何事泣龍陽。
病客依棲地,石房鐘磬深。
清齋忘肉食,獨宿見禪心。
閤日斜寒晝,窗云下夕陰。
吾居亦鄰并,日為過西林。
一二三四五,
各各面相睹。
甜瓜徹蒂甜,
苦瓠連根苦。
麾節元戎祖席光,
晚風吹雨借初涼。
師傳問訊誰書院,
石刻摩挲是道鄉。
聞有先聲來召驲,
想無后會到流觴。
路朝正設橫經席,
冊府重紬辟蠹香。
烏巨東西氣候秋,
子湖岡隴暮云浮。
欲觀古佛叢林地,
只用憑欄一舉頭。
臨深履薄,
匪曰觳觫。
震不喪匕,
心非槁木。
上帝若臨,
天君自靖。
有所于恐,
不得其正。
秋依靜處多,
況乃凌晨趣。
深竹蟬晝風,
翠茸衫曉露。
庭莎病看長,
林果閑知數。
何以強健時,
公門日勞騖。
華構淪亡幾百年,
云津風月故依然。
天留嘉定文章在,
應把貽謀啟后賢。
露窠那畏主林神,
小摘筠籃手自親。
旋轉注湯云作腳,
繽紛出磨曲為塵。
睡魔已戰三竿日,
詩社聊嘗一信春。
不把膏油涂首面,
要須色里認天真。
哦詩谷虛響,散發下巖半。披叢澗影搖,集鳥紛然散。
亂石披淺流,水紋如紺發。馳暉忽西沒,林光相映發。
舉頭山圍天,濯足樹映潭。山中記今日,四士集空巖。
張子臥石榻,夏子理泉竇。孫子獨不言,支頤數煙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