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其六一
五祖老人好語,只為探頭太過。
香山有個方便,也要諸人共知。
透得金剛圈,細嚼鐵馂餡。
一飽忘百饑,始信不相賺。
五祖老人好語,只為探頭太過。
香山有個方便,也要諸人共知。
透得金剛圈,細嚼鐵馂餡。
一飽忘百饑,始信不相賺。
五祖老人說了些好話,但只是因為他表現得太急切。香山這里有個便利法門,也要讓大家都知道。能參透金剛圈的奧秘,細細品味鐵馂餡的滋味。一旦吃飽就忘卻了所有饑餓,這才會相信不會被欺騙。
五祖老人:禪宗五祖弘忍大師,這里泛指禪宗前輩。
探頭太過:比喻行為或言語過于急切、外露。
香山:可能指某個與佛教相關的地方或某位香山的高僧。
金剛圈:禪宗常用的比喻,代表難以參透的佛法難題。
鐵馂餡:同樣是禪宗的比喻,象征佛法的深奧。
賺:欺騙
這首偈頌可能創作于佛教禪宗發展較為興盛的時期。當時禪宗注重以簡潔的語言和獨特的方式來傳達佛法教義,啟發修行者的悟性。作者可能是一位禪宗僧人,希望通過這首偈頌來引導眾人領悟佛法。
這首偈頌主旨在于宣揚禪宗佛法,鼓勵人們去參透佛法的奧秘。其突出特點是運用禪宗特有的意象和簡潔的語言來表達深刻的禪理。在禪宗文學史上,這類偈頌是傳播佛法思想的重要載體。
詰曲榆關道,終朝險復平。
后旌緣磴下,前騎半天行。
舉目自山水,勞生徒利名。
報君殊未效,何暇及歸耕。
晉陽封守遠睢陽,空有馳魂若侍傍。
處世少容雖鑿枘,與公相協自宮商。
冥鴻愈適知難慕,疲駕將顛失預量。
新句暗投頻駭目,少陵光焰極輝煌。
十稔違談燕,區區混濁流。
經時無一信,度夕是三秋。
友會此難約,君恩尚未酬。
何人伴高興,洛棹與嵩樓。
南灣晚泊一徘徊,小徑山間佛寺開。
石勢向人森劍戟,灘光和月瀉瓊瑰。
每傷道路銷時序,但屈心情入酒杯。
夜籟不喧群動息,長吟聊以寄余哀。
中山風物有前緣,經賞重陽第五年。
莫為素毛悲晚歲,且吹黃菊酌芳筵。
退求僻郡疑邀寵,甘老窮邊似好權。
笑問此身何計是,不如嘉節倒垂蓮。
猛收宵雨發秋光,甲子朝來甚不傷。
天意欲教成九谷,人心兼遂樂重陽。
山開霽碧迎軒秀,菊染新黃助酒香。
氣與民和自無沴,豈須從俗佩萸囊。
誰知九日接賓觴,未放寒花折露房。
早是生來悲晚節,那堪開不在重陽。
滿頭且應良辰插,一夜寧衰淺意香。
守待金鈴披絕艷,共君搴蕊醉余芳。
西北高樓上,南山日面欄。
勢籠秦地勝,陰落渭波寒。
帶雨新屏活,穿云古道難。
仙扃如可造,便擬掛朝冠。
山翁貌清聳,膝橫古桐彈。泛弄淥水曲,滿弦流潺潺。
初調意緒微,溫流動斜暉。劃然響嘈嘈,秋風駕怒濤。
數聲細更大,澗泉咽復快。曲終急以停,驟雨齊無聲。
西壁月華白,萬壑松風清。灝然太古氣,使人塵慮平。
山翁彈罷抱琴去,歸處一峰煙翠橫。
榆莢紛紛擲亂錢,柳花相撲輥新綿。
一年寂寞頻來地,三月芳菲已過天。
樹密只喧閑鳥雀,臺高猶得好山川。
病夫不飲時如此,徒有詩情益自然。
別殿深嚴峻寵班,再煩開府扼秦關。
棠郊陰滿修前治,蕙帳香銷在故山。
天意未容賢者樂,官方唯許老時閑。
蒼生況結為霖望,豈要窮邊俗吏攀。
新歲齋前寂訟鈴,不妨諏日展先塋。
遙知隴樹春方到,一見家山眼又明。
孝弟少期為俗勸,里閭烏足語吾榮。
此行猶苦圭符累,名遂歸來更盡誠。
大鈞將首化,微物亦先知。
草木色皆得,禽魚意自怡。
和風無不到,余凜欲何為。
會與斯民樂,熙臺興未遲。
滿懷經術欲誰傳,卻憶西歸治洛田。
富貴茍求誠損義,圣賢難遇亦推天。
春風始入花王國,夜月長涵宓女川。
巖谷弓旌如未及,且憑詩酒作閑仙。
八月風高星漢秋,海邊閑客騎槎游。
云濤茫茫浩無涯,槎頭忽觸斗柄斜。
回看乃在織女家,織女投梭顏如花。
客愚不知天上樂,遽把一拳伴歸鵲。
問得嚴生應悔來,重去何由尋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