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持心上人以造塔募緣入閩喜而有贈
錫杖年來遍五湖,津梁隨處度凡夫。寶沉漢水思龐蘊,金布祗園問給孤。七級月中光舍利,諸天云里涌浮圖。當時玉帶今何所,猶自逢人說大蘇。
錫杖年來遍五湖,津梁隨處度凡夫。寶沉漢水思龐蘊,金布祗園問給孤。七級月中光舍利,諸天云里涌浮圖。當時玉帶今何所,猶自逢人說大蘇。
君家遺子籯,只在一卷書。
四世續科第,積善慶有馀。
乃翁一片心,秋月行太虛。
宜哉有是子,大似回不愚。
造化有深功,綴就梢頭黃蠟。剪刻翻成新樣,與江梅殊別。
半開微露紫檀心,蕭灑對風月。素手偏宜折取,向烏云斜插。
石門如崇墉,削石立萬仞。
上翻云濤雄,下激雷霆迅。
堂隍欲相合,天匠開一釁。
萬壑閟英奇,日月曾莫覲。
六月擁重裘,森陰不可進。
遠公《石門詩》,大雅發清潤。
朗詠過前峰,深篁韻疏磬。
拂釣清風細麗,飄蓑暑雨霏微。
湖云欲散未散,嶼鳥將飛不飛。
換酒帩頭把看,載蓮艇子撐歸。
斯人到死還樂,誰道剛須用機。
寒梅著花頻,倩影斜橫。晶清玉潔冷于冰。浮動暗香還勝雪,含笑迎春。
徹骨苦寒侵,竹翠松青。登高瞭望水云凝。一片汪洋波浩渺,滌盡浮名。
雪海暗香浮,春滿枝頭。紅霞翠玉著蒼虬。嘯詠名園花解語,疏影風流。
曲徑喜通幽,洞閣臺樓。念劬塔上望幽幽。萬頃波濤奔瀉里,一葉飛舟。
鯤鵬變化且隨風,出入千重云水中。
行到光音應少駐,鏗鏘天樂海云紅。
泠然始信御風行,又見云間雁影橫。
泗水波中千佛塔,萬花堆里一書生。
英飛小院春常滿,鱗養方塘月不驚。
回首舊游真是夢,花潭千尺讓深情。
湖水湖煙付阿誰。老泉詩筆小山詞。當年撰杖題襟處,隔個云涯圣得知。
梅偃蹇,鶴縭褷。記陪黃奇采華芝。直須更筑天蘇閣,挹拍雙高一展眉。
鐵笛老仙去,無復采花船。剛存湖角煙靄,夕照助蒼然。
晞發橫觥旅舍,恰得提嵇挈阮,古意滿朱弦。象板不須奏,大雅正當前。
青冥處,無人會,調空傳。一切浮華剝盡,高對逸人眠。
攜到蜀都眉黛,又拜漢家宮爵,此福恐難全。曲罷且危坐,香雪舞蹁躚。
山色與目習,水聲惟耳戀。
經年一往還,了無異聞見。
衰顏朝夕催,長途筋力倦。
況茲清明節,微雨柳初變。
道旁何人墓,高低懸紙遍。
長眠雖爾輪,短晷從我衒。
昨經賈島祠,推敲句猶羨。
聊復馬上吟,來賡里中諺。
暮投村塢宿,聚觀山村彥。
互有丘壑心,莫哂風塵面。
銅駝陌上曉煙浮。
凝碧池邊晚雨收。
九十芳韶誰解惜,
連年舒臘又零秋。
畫橈昨夜過橫塘。兩兩見紅妝。絲牽心苦渾閒事,甚亭亭、別是難忘。
澹月層城,影娥池館,生小怕凄涼。
而今稽首祝空王。便落也雙雙。露寒煙遠知何處,妥紅衣、忽認馀香。
那夜簾櫳,雙紋繡帖,有爾伴鴛鴦。
兩峰回合一峰圓,縛屋峰前度歲年。萬事果然無用了,煙霞長伴道人眠。
盤旋幽徑訪靈蹤,洞隱丹臺一線通。坐看懸崖多古木,榮枯不與世間同。
挾策讀書計糊口,故人南箕與北斗。江南江北萬重山,千里寄書聲不還。當時朱弦寫心曲,果在高山深水間。枯桐滿腹生蛛網,忍向時人覓清賞。
廖侯文字得我驚,五岳縱橫守嚴城。萬夫之下不稱屈,定知名滿四海非真榮。富于春秋已如此,他日卜鄰長兒子。一丘各自有林泉,扶將白頭親燕喜。
秋風日暮衣裳單,深巷落葉已如彈。數來會面復能幾,六龍去人不可攀。短歌溷公更一和,聊乞淮南作小山。
廖侯言如不出口,銓量古今膽如斗。度越崔張與二班,古風蕭蕭筆追還。前日辭家來射策,聲名藉甚諸公間。華陰白云鎖千嶂,勝日一談誰能賞。
君不見曩時子產識然明,知音郁郁閉佳城。勿以匣中之明月,計較糞上之朝榮。我去丘園十年矣,種桑可蠶犢生子。使年七十今中半,安能朝四暮三浪憂喜。
據席談經只強顏,不安時論取譏彈。愛君草木同臭味,頗似瓜葛相依攀。我有仙方煮白石,何時期君藍田山。
可祖齊腰立雪,長慶坐破蒲團。
一人鐵壁覷要透,一人滄海瀝須乾。
鐵壁透,滄海乾,出禮三拜依位立,捲起簾來天下寬。
堪悲堪笑,何易何難。
信道梅花香撲鼻,須是徹骨一番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