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孺博二首 其一
鯤鵬變化且隨風,出入千重云水中。
行到光音應少駐,鏗鏘天樂海云紅。
鯤鵬變化且隨風,出入千重云水中。
行到光音應少駐,鏗鏘天樂海云紅。
鯤鵬變化自如且隨著風,在千重云水中進進出出。行走到光音天應該稍微停留,聽那鏗鏘的天樂,看那海上云霞一片火紅。
鯤鵬:古代神話中的大魚和大鳥,這里象征有遠大志向和強大能力的人。
光音:光音天,佛教術語,為色界十八天中的第二天。
鏗鏘:形容樂器聲音響亮有力,這里指天樂聲音清脆悅耳。
“孺博”即麥孟華,是康有為的弟子。此詩創作背景可能與當時的時代變革有關,詩人可能借詩鼓勵麥孟華在時代浪潮中積極進取,去追求高遠的目標,同時也反映出詩人自身的理想和抱負。
這首詩主旨是鼓勵人們在廣闊世界中自由發展、追求高遠境界。其突出特點是想象豐富、意境宏大,帶有浪漫主義色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精神追求和創作風格。
賢圣微言玩愈精,
夜分無寐獨惺惺。
十年醉夢迷南北,
一點寒山雪后青。
心類冰泉萬念休,垂簾鎮日淚雙流。
身如病驥愁長道,人似寒蟬怯早秋。
恨海莫填天莫補,前因難問命難由。
一腔孤憤憑誰訴?覓句拈毫自寫憂。
朝來病骨不勝衣,望斷淮南一雁飛。
故國青山三畝宅,何年白屋兩重扉。
況堪旅舍多殤殯,安忍家書遠報歸。
長日畏途猶苦熱,江天閒殺白鷗磯。
翠鬟雙妥未梳頭,
紡緯車邊坐欲羞。
幾度采桑歸較晚,
阿娘疑看落花愁。
月到稍頭月愈光,雪飛稍外雪輝煌。
魚吞池影腹應潔,鳥宿巖枝魂亦香。
庾嶺古崖閑自白,羅浮深塢為誰芳。
疏枝冷蕊荒籬外,誰識相尋一到旁。
風鳴竹屋懼將顛,起視同云隘萬川。共喜葭灰初應律,那知柳絮已漫天。傳杯莫怕山頹玉,閉戶從教徑糝氈。幕府老成堪倚杖,故應衰病得安眠。
玉花初著亂山顛,入夜俄驚月滿川。雖有冷光凝白晝,尚馀陰曀鎖青天。屬車未返瑤池駿,遠使猶餐北海氈。夢斷忽傳淮蔡捷,喜臨尊酒已忘眠。
恊氣方占大有年,珠璣填道璧沉川。塵埃已洗三千界,云霧終開尺五天。羔袖久慚依帥幕,牛衣端不羨蠻氈。求田好趁豐登候,乞與元龍榻上眠。
居然仙仗列森森,南北堯天共此心。
五度嵩呼瞻圣切,兩年芹曝祇誰深。
琳宮想像蓬萊地,寶運爭看治化今。
惆悵金陵秋雨里,何由洗耳聽韶音。
仙家輕歲月,浮世重光陰。
白發有先后,青山無古今。
局終柯已爛,塵散海尤深。
若覓長生路,煙霞無處尋。
好是三春景,都在百花軒。美人眠不成夢,早已繡簾掀。分付海棠睡足,檢點牡丹開未,桃李寂無言。葉露聯珠絡,枝月墜金盆。
樹鈴索,高障檻,補籬藩。丁寧鶯燕蜂蝶,上下莫爭翻。遙想韶光九十,只恐花飛一片,瘦減玉顏溫。不憚銀瓶冷,汲井沃芳根。
依依又向謝公樓,未盡歡娛是倡酬。孺子知交多大守,少陵賓客老諸侯。
吟開紫翠雙天闕,臥治神明一太丘。莫笑白華貧處子,無營偏作稻粱謀。
惠陽招手復韶陽,愛客風流兩郡長。才向右軍觀筆陣,又從仲舉拂書床。
冰弦日奏清炎服,玉璽天褒首瘴鄉。自是重華苗裔好,九成臺畔易循良。
簡書重沐兩朝恩,此日雄名八座尊。
擁傳初歸稱大老,捧觴頻祝到曾孫。
那堪白發隨黃口,還有青山對綠樽。
蠟屐不愁無濟勝,賜回靈壽杖猶存。
秋在臺城路。聽吳娘、小樓低唱,蕭蕭暮雨。
畫里簾波丁字水,每憶垂楊一樹。逐落葉、隨風飄舞,南北東西行萬里,對河山、漂泊猶如故。誰耐寫、別人處。
能詩司馬吾家住,記泥墻釵痕墨沈,昔年曾獲。
不道河樓留雪爪,又惹寶鴻相訴。邀笛奏、王郎新譜。
我或前身據床客,踏荒煙、曾表桓公墓。歷寒食、又三度。
清節中季春,姑洗通滯塞。
玉輅扶淥池,臨川蕩苛慝。
背郭幽棲只數椽,安心調息引流年。
午檐花動鳥窺戶,春渚艇橫風滿川。
物妙每于閒處得,時情都向懶中捐。
懷賢更有千秋興,細和陶詩復自箋。
八九頑童一草廬,
土朱勤點七言書。
晚聽學長吹樵笛,
國子先生殆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