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寄呈父鳳山提舉 其八
南岳諸峰處處嘉,麻鞋竹杖躡青霞。山前已見九杈□,洞里不逢三朵花。巖瀑垂垂騰曉蜃,野田渺渺落寒鴉。衡陽鼓角風悲咽,游子斯時正憶家。
南岳諸峰處處嘉,麻鞋竹杖躡青霞。山前已見九杈□,洞里不逢三朵花。巖瀑垂垂騰曉蜃,野田渺渺落寒鴉。衡陽鼓角風悲咽,游子斯時正憶家。
蟲有搖櫓郎,楚楚綠衣裳。
怒目祇自躁,奮臂倚枝長。
附桑寄螵蛸,亦入秘術方。
折之插屋壁,經時子穰穰。
竹籬疎復密,牽牛花低昂。
迎風新意氣,顧盼何昂藏。
如逢大車轍,毅然亦敢當。
不如捕鳴蟬,脆美不爾傷。
蜜蜂數日不出衙,將謂凍蟄無生涯。
今朝起看后園樹,總將蜜蠟銜為花。
香作蜜香色蠟色,花瓣分明是蜂翼。
不是案頭干死螢,不是營營蠅止棘。
朝陽熠熠泛崇光,黃露溶溶蜜滿房。
柔梢不入嬋娟鬢,道韻偏宜冷淡裝。
與梅同時喚作梅,風味甚似枝葩非。
若將形色定品格,何得江珧比荔枝。
春暖溪西路,行吟又幾回。
水清明白鷺,花落失青苔。
云過日吞吐,樹搖風往來。
漁歌聽未了,欲去又徘徊。
此是閑中安樂窩,
從渠忙處為奔波。
人心少似秋胡婦,
世事多參春夢婆。
但把功名齊蟻蛭,
定無榮辱到漁蓑。
醉鄉境界偏寬闊,
天地都歸一浩歌。
眾花皆可喜,最好是燈花。
好結無風屋,偏生有慶家。
案頭生瑞菌,火里養丹砂。
清夜開樽看,山人被詔加。
田頭車水婦,
挽水要流通。
烏帽掀炎日,
青裙鼓晚風。
翻翻循故步,
踏踏似虛空。
聽取勞歌意,
生身莫嫁農。
尋源自永嘉,
清響黜浮葩。
一字不犯古,
五言真到家。
思幽多掩抑,
情至重咨嗟。
欲擬征君誄,
天寒日又斜。
我懷同人,
如暵望雨。
天地崩裂,
干戈間阻。
陳編孤哦,
槁梧自撫。
思而不見,
援桂延佇。
蟲有嚙桑羊,兩鉗如角怒。玄甲類蛣蜣,亦如龜背負。
我有十畝桑,苦為渠所蠹。食必食其心,樹死又飛去。
不知從何來,鉆鑿不到處。上下開兩窗,隠匿巧多路。
嗟哉啄木鳥,剛吐柔不茹。
弟以冬菊為兄壽,臨風多情為三嗅。
煌煌金椀覆金柈,蔥管玲瓏明艷透。
重陽曾見金佛頭,頂似旋螺踴泡漚。
別有一種金荔子,心中簇簇高堆起。
此時眾菊爭紛敷,二品于中亦自殊。
況此千林骨立后,何從得此金復盂。
從來菊號霜下杰,今當喚作雪中英。
雪中松柏不若汝剛貞,孔云后凋特晚耳,冬嶺落毛釵亂橫。
水仙山礬何足道,此花便是梅花兄。
美人弄紈扇,常恨無秋風。
待得秋風至,棄置在篋中。
棄置不自惜,物理有終窮。
反恐美人寵,隨手亦成空。
十五邯鄲女,玉指弄絲桐。
秀慧解歌舞,艷彩敵芙蓉。
一朝登上國,飛聲凌后宮。
此日邢夫人,正自難為容。
紈扇手所題,主惠余其終。
篆畦今夜月,
政自使人憐。
久廢登山屐,
愁催下瀨船。
衰年免黃帽,
舊習守青氈。
東浙承平地,
如今是近邊。
神龍不知身變化,猶認潛鱗為故我。先生曾出雨八纮,浪靜波恬歸海臥。
先生兩處領桂臺,夢寐一生游學舍。阿宜移扁就山窗,鐵畫銀鉤金鈕鏁。
綠陰閉戶不知春,長日觀書誰覺夏。天上吹香遍遠山,月中散影流清夜。
先生見扁如坐齋,隨行不用木上座。攀枝踏影弄猿鶴,萬事不到桂叢下。
天下清芬是此花,世間最俗惟檀麝。后車還許樂天陪,吟筆更須侯喜把。
幾人名遂不知幾,一日倉皇方淚墮。人知德祐不出高,豈識咸淳歸計果。
平生一瓣桂臺香,口誦翁詩幾百過。舊臺何在桂凋零,日暮哀禽自相和。
今臺喜見桂婆娑,往來不礙江鷗社。舊臺不見見今臺,依舊風流壓江左。
他年人訪桂臺游,舊名更復因今播。月中桂樹最久長,此樹還如月輪大。
謾宿林間夜對床,
鐘魚衍度幾星霜。
月高花影頻開畫,
風動松聲自鼓簧。
人事懸知春日好,
禪心不作少年狂。
重來為稱裴公約,
萬綠陰中醅酒香。
周老手中杖,天封頂上藤。
戰龍紛可解,鬭虎斃堪乘。
險路扶勝仆,深林肯伴僧。
山中行住坐,頼此好交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