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灤江公十首 其九
悠悠長安道,車騎紛如云。父老泣相謂,童稚聲欲吞。借問道傍士,述答甚慇勤。三秦失慈母,黔首懷使君。餞送順心意,昊天安肯聞。徘徊玩此語,感嘅異前云。不睹澤門誦,焉契章甫文。
悠悠長安道,車騎紛如云。父老泣相謂,童稚聲欲吞。借問道傍士,述答甚慇勤。三秦失慈母,黔首懷使君。餞送順心意,昊天安肯聞。徘徊玩此語,感嘅異前云。不睹澤門誦,焉契章甫文。
莫嘆塵泥汩,且圖山水游。
幾峰天姥翠,一舸剡溪秋。
不見戴安道,有懷王子猷。
西風無限意,盡屬釣魚舟。
笳鼓周南地,公嘗此保厘。
都人懷舊德,行路起新悲。
昔我祈難老,今天莫憗遺。
呼嗟如可贖,猶愿百身為。
高標早與利名疏,獨向先門肯曳裾。
舉眼正無羈客伴,解顏頻喜故人書。
相期消息應端的,久別情懷待展舒。
聞說山城春色早,安車乘興莫徐徐。
霓旌遠遠拂樓船,滿地春風錦繡筵。
三島路深游閬苑,九霞觴滿奏鈞天。
仗歸金闕浮云外,人望池臺落日邊。
最引平生江海趣,波瀾一段草如煙。
東城雨始歇,紫陌無纖埃。
佳氣四面起,游光泛樓臺。
日莫市井合,叫舞何喧豗。
我時騎過之,顧瞻顏屢開。
欣其幸如此,平歲無愁猜。
吾人雖安坐,猶能詠康哉。
直道更和光,雙修譽乃彰。
直須和輔助,和頼直交相。
恃直終多訐,偏和又少剛。
能和又能直,行己自芬芳。
君舍城之背,蕭然十畝余。
四垣通野墅,一舸泛官渠。
夏木陰成后,涼天雨歇初。
公門日無事,觴詠莫容疏。
西北有招提,灑然塵垢外。茲游久未遑,欣與高軒會。
邃室儼圖畫,危亭隠松檜。逍遙步荒徑,蓊密拂輕蓋。
開冬含余清,幽律驚爽籟。行行轉城隅,亭午云容晦。
六朝三百秋,覽跡增悲慨。金輿成寒灰,簪笏散煙靄。
龍沈景陽井,欄刻惟存戒。更余三品石,默默冷相對。
我視此邦傾,如魚自中潰。民財盡錙銖,民命輕草芥。
三閣與十賓,積累成大憝。昔人賦黍離,搖搖發行邁。
偶來牽我思,已涉南榮誡。
嘉賓嘉景喜相陪,況有良朋冒雪來。
湖漲碧波三十頃,枝妝玉蓓萬千枚。
白頭道舊情難盡,淥酒相期醉幾回。
衰暮若非君顧我,平生懷抱向誰開。
我昔剡谿游,道人亦相遇。
重來十歲余,顏色宛如故。
顧我病衰早,鬢毛已蒼然。
乃知世上榮,詎若山中閑。
道人家東都,問胡不歸北。
北方多風塵,素衣化為黑。
斯言吾所信,吾志亦江湖。
瀟灑會稽守,平生欣莫如。
君恩容茍安,顧奉三年計。
幸爾數到城,閑談北方事。
紫宸陛戟百重深,拜朔官儀列弁簪。
旭日未全開宿靄,清風先已斂群陰。
邇臣自識宵衣志,下士徒懷夙退心。
虞氏致平猶有戒,愿聞歌載誦余音。
漢水舒舒山崇崇,岧然峴首稱清雄。南方強吳恃割據,選命儒將登元戎。
太康以來千余載,荊州遺愛思羊公。江山襟帶號形勝,借此因成輔晉功。
公謂高賢事跡異,視之閑暇無匆匆。測知當日登臨意,景物亦與今朝同。
新就峰巔作亭舍,面勢豁若凌煙虹。蒼蒼云木望不盡,浩蕩古意深何窮。
盤回小徑至釣石,俯視凝碧相連通。叢篁森束林蓊鬰,又從其下興祠宮。
迅湍急瀨鳴湱湱,濃嵐翠靄霏蒙蒙。晦晴氣象隨變易,朝昏萬狀殊初終。
閣老分符二千石,旟竿刻隼車畫熊。管內民租絕逋負,里社歌鼓歡年豐。
府門晝扃官事退,時引賓佐嬉其中。崖條嶺蔓雜丹白,澗花滿眼羅青紅。
磴道迤邐陟縈屈,飄若巾屨騰秋空。豈獨游觀樂閑燕,圖樹佳政希前風。
經由粗得究本末,強顏模寫慚非工。音辭鄙俚雖一唱,下詞寒苦無怡融。
夷猶雙槳去,莫不辨東西。
夕照偏依樹,秋光半落溪。
風高一雁小,云薄四天低。
莽蕩孤帆卸,水村楊柳堤。
英才動先圣,盛業啟今王。
朝庭尊元老,官師仰典常。
才還宣室對,遽嘆哲人亡。
獨有勛名在,書為后世光。
朝驅款段北省客,莫駕屏星州治中。
朱顏綠發出塵土,長纓高蓋生清風。
彼都之勝實樂國,潁汝交貫淮波通。
使子乞得一麾去,寧復汲汲須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