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山中舊知七首 其四
故園今夜半,林影澹逾清。
曳杖南溪路,君應獨自行。
潺湲流水思,蕭索早秋聲。
盡向琴中寫,焉知離恨情。
故園今夜半,林影澹逾清。
曳杖南溪路,君應獨自行。
潺湲流水思,蕭索早秋聲。
盡向琴中寫,焉知離恨情。
故鄉今夜已到半夜時分,樹林的影子越發顯得淡雅清幽。你應該正拄著拐杖走在南溪的小路上,獨自一人前行。潺潺的流水讓人思緒萬千,蕭索的早秋之聲傳來。你把這些都寫入琴曲中,又怎知其中飽含著離別的愁恨之情。
故園:故鄉。
澹逾清:越發淡雅清幽。
曳杖:拄著拐杖。
潺湲:形容水流緩慢的樣子。
焉知:怎知。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可推測,詩人可能與山中舊知分別后,在異地思念友人,于某個早秋的夜晚寫下此詩,表達對友人的牽掛和離別之愁。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山中舊知的思念與離恨。其特點是通過想象友人的活動和描繪秋景來抒情,情景交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藝術表現力。
昔也石川去,居然宦思微。獨憐江上縣,何異水邊扉。春雨移萱草,天風入舞衣。留連今夕飲,愁見月光輝。
昔遇南來客,曾傳北寄聲。飄零攜百口,留滯傍孤城。澤畔騷人興,周南太史情。天高地仍遠,御謗竟誰明。
家鄉南極盡,去路與天長。各自攜孤劍,相將上野航。揚舲遵水次,欣月挹山光。且喜偕心賞,計程未覺忙。
碧天吹下瀟瀟雨。排云直欲凌霄去。薄暮綺琴張。輕陰拂石床。玲瓏看戛玉。暈到斑斑綠。殘夢憶瀟湘,英皇灑幾行。
緗帙牙簽滿架書,流泉決決竹疏疏。人生得志寧無命,一室何妨且掃除。王侯到底是虛名,何物能為我重輕。徒步出關胡不可,向來常笑棄繻生。男子胸中正要奇,立談能立太平基。君王玉鉞無窮恨,千載茫茫誰復知。自古功名亦偶諧,胸中要使浩無涯。可憐赫赫丹陽尹,數顆檳榔尚系懷。
老去坐來睡重,病多吟得詩慳。有時忽自拍闌干。一點心隨天遠。柳絮飛從何處,鶯聲啼破空山。春風依舊滿人間。不奈雙顰閑管。
明月何皎皎,秋風發微涼。愁思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念君久不歸,其雨怨朝陽。豈徒燕婉情,德音初不忘。寸心若不亮,有如白日光。相見君顏色,落月滿屋梁。相去萬馀里,曠若參與商。愿保金石軀,俛仰徒悲傷。
筦山有奇石,其趾沃以平。云噓石作潤,雨足郊原青。釋耕馌壟上,刺史誰知名。愿言擴同人,與之盟堅貞。
微雨久逾潤,禪房低復深。下帷香一縷,收盡向來心。
不是風兮不是幡,入泥入水與人看。莫把是非來辨我,浮生穿鑿不相干。
老眼看山眼更明,從君指點識山名。向平心事初酬畢,知有年來物外情。
欲問花前第幾春。卻看桃片委苔塵。賦情誰及杜司勛。菱髻初裝珠絡小,芹泥淺傅玉膏勻。輕衫細馬那時人。
山坳亭館野仙居,南面風來暑氣無。汲取寒泉入清漱,日長閒講漢西都。
林梢霞尾暗,海面月華新。一水開天鑒,千金上佛輪。幽巖涵靜桂,潛蚌溢涼津。不必姑山去,翛然自玉人。
御輦層霄下,春宮萬戶開。天文移漢闕,云氣擁仙臺。騎引麒麟出,旗迎翡翠來。北辰瞻望地,南斗復蓬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