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母生朝
陶春庭院起秋千,賽社人家踏舞筵。
生日新來逢此日,今年好去勝常年。
舊栽桂子孫枝盛,老對萱叢孺色鮮。
待得兒曹俱鶴發,五紋雙髧戲尊前。
陶春庭院起秋千,賽社人家踏舞筵。
生日新來逢此日,今年好去勝常年。
舊栽桂子孫枝盛,老對萱叢孺色鮮。
待得兒曹俱鶴發,五紋雙髧戲尊前。
春日的庭院里秋千高高蕩起,祭祀土地神的人家在舞筵上歡快起舞。母親新迎來生日恰逢這樣的日子,今年定會比往年更加美好。以前栽種的桂樹如今子孫般的枝條繁茂,老母親面對萱草花叢氣色鮮亮。等到我們這些兒孫都頭發花白了,還能像孩童一樣在母親尊前嬉戲。
陶春:春日。賽社:舊時農村祭祀土地神的活動。萱叢:萱草,常象征母親。孺色:孩童般的氣色。兒曹:孩子們,這里指兒孫。五紋雙髧:形容孩童的發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詞內容可推測是在一個春日母親生日時創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和平穩定時期,家庭生活富足,詩人懷著對母親的敬愛和對家族未來的美好期許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為母親祝壽,突出特點是營造了溫馨祥和的氛圍,表達美好祝愿。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傳統的家庭觀念和孝道文化。
萬一殘紅淡不收。人天何處許回眸。
依稀霧縠欹仙體,約略風鬟未整頭。
眉黛斂,酒紅柔。一桁簾雨浣新愁。
藏哀莫問高樓外,今日新涼未是秋。
碧瓦爐焚裊裊香,
紅柑紫栗更分嘗。
從來樂事人間少,
不惜歸途夜漏長。
風月亭危致爽,管弦聲脆休催。
主人只是舊時懷。錦瑟旁邊須醉。
玉殿何須儂去,沙堤只要公來。
看看紅藥又翻階。趁取西湖春會。
十載資賢佐,勞深致太平。
吁謨留紫闥,風度重丹楹。
方倚鹽梅略,難違丘壑情。
餐芝黃綺伴,軒冕有馀清。
揚州夢斷十三年,底事猶存未了緣。不見擁鬟簾下立,斷腸騎馬過門前。
曾看梳頭傍玉臺,后堂春曉曲屏開。重尋未省乘鸞去,只道羞郎不出來。
白云起前山,
遮斷郎歸路。
妾欲往從之,
知郎在何處。
垂老無筋力,寧非板筑人。居常只謾過,即事始知貧。海國秋風早,山房夜氣新。癡兒解了事,吾坐養吾真。
一室無多事,貧家每作難。從來無厚積,況復不能慳。貸粟干知友,營材入遠山。三間開土閣,聊得奉慈顏。
吸雪噴沙夜半風,圍爐矮屋耐冬烘。
濁泉注茗涵深碧,凍蠟垂花迸小紅。
邊氣橫生刁斗外,海聲直落枕函中。
經旬扶病瞢騰過,已在榆林絕塞東。
方丈蓬萊去渺茫,天臺祇在白云傍。羽衣金策群仙過,珠閣瓊樓八桂香。采藥有時逢道侶,挑包遇夜宿僧房。寒山拾得如相見,指點人間笑幾場。
山林勝處說天臺,仙佛多從此地棲。司馬八篇通道妙,豐干一語指人迷。時逢好酒從容飲,莫把新詩取次題。白日看云思我否,惠連無分共攀躋。
濁浪翻天地,
微軀付海風。
恨他精衛鳥,
銜石竟無功。
平生不皺偶偷閑,
故得吟眉聳兩山。
若使與君相并白,
應無詩句落人間。
朝云藹藹弄春暉,
萬木欣欣暖尚微。
造化未嘗私一物,
各隨妍丑自芳菲。
沱水彎環齒墓門,
峣關歸魄夕陽昏。
當年已雪商于恨,
三戶亡秦尚有孫。
風采儀三院,循良著六州。
譽高青瑣闥,名動紫云樓。
經世馀閎議,興邦閟遠猷。
君王問黃發,柱石可能留。
一陣涼生一片秋。渺渺煙波,輕送扁舟。橫空雁影叫西風,望斷天涯,更上層樓。
但見行云逐水流。霜葉千林,盡是離愁。計程猶住古馀杭,為避潮頭,未過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