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胡作非為
拼音:hú zuò fēi wéi
注釋:胡:亂;非:不對。不顧法紀或輿論,毫無顧忌地做壞事。
同義詞:不可一世 、膽大妄為 、倒行逆施
反義詞:安分守己 、安分守紀 、安貧樂道
例句:["1. 警察找到他胡作非為的證據,立刻將他移送法辦。","2. 這些流氓到處殺人搶劫,真是胡作非為,無法無天。","3. 這些貪官污吏私吞國家賑災的錢糧,簡直是胡作非為!","更多句子 ++"]
出處:《舊五代史·張瓘傳》:汝車渡村百姓劉開道下賊慣作非為,今須改行,若故態不除,死無日矣。
印證:["1.《歧路燈》第六五回:「夏逢若道:『委的沒有賭博,小的是經過老爺教訓過的,再不敢胡作非為。』」","2.《鏡花緣》第一二回:「或誣其女不聽教訓,或誣其兒忤逆晚娘,或誣好吃懶做,或誣胡作非為,甚至誣男近於偷盜,誣女事涉奸淫。種種陷害,此等弱女幼兒,從何分辯?」","3.《兒女英雄傳》第二回:「要是這樣的頑法,這豈不是拿著國家有用的帑項錢糧,來供大家的養家肥己、胡作非為么?」","4.《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你我枉算英雄好漢,從小時就不聽父母教訓,不讀書,不務正,肩不能挑擔,手不能提籃,胡作非為,以至流為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