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放蕩不羈
拼音:fàng dàng bù jī
注釋:羈:約束。放縱任性,不加檢點,不受約束。
同義詞:跅弛不羈 、吊兒郎當 、吊爾郎當
反義詞:安安分分 、俯首貼耳 、規規矩矩
例句:["1. 我放蕩不羈慣了,很難適應官場的生活。","2. 他生性放蕩不羈,所以不太注意生活細節。","3. 我常想像李白斗酒詩百篇,放蕩不羈的樣子。","更多句子 ++"]
出處:《晉書·王長文傳》:少以才學知名,而放蕩不羈,州府辟命皆不就。
印證:["1.《晉書.卷八二.王長文列傳》:「少以才學知名,而放蕩不羈,州府辟命皆不就。」","2.《四游記.東游記.第一九回》:「藍采和者,乃赤腳大仙之降生也。身雖為人,不昧本姓(性),放蕩不羈,玩游一世?!?,"3.《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燦若)平時與一班好朋友,只以詩酒娛心,或以山水縱目,放蕩不羈。」","4.《濟公傳》第一七四回:「陸炳文一聽,心說:『怪不得他這樣放蕩不羈,敢情是我師伯的替僧?怎可打下的!』」","5.《鏡花緣》第九六回:「看了看,這七個人都是放蕩不羈,目空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