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得不償失
拼音:dé bù cháng shī
注釋:償: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償不了所受的損失。
同義詞:得不酬失 、進寸退尺 、明珠彈雀
反義詞:得失相當 、利市之倍 、乞漿得酒
例句:["1. 你老想占人家小便宜,小心會得不償失。","2. 他做的是得不償失的買賣,難怪會蝕掉老本。","3. 取魚而舍熊掌,任誰都不愿做這種得不償失的事情。","更多句子 ++"]
出處:宋·蘇軾《和子由除日見寄》詩:感時嗟事變,所得不償失。
印證:["1.宋.蘇軾〈和子由除日見寄〉詩:「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釋;感時嗟事變,所得不償失。」","2.宋.陸游〈方德亨詩集序〉:「淫於富貴,移於貧賤,得不償失,榮不蓋媿。」","3.《明史.卷二三七.傅好禮等傳》:「贊曰:『……給事中程紹言嘉靖中采礦,費帑金三萬余,得礦銀二萬八千五百,得不償失,因罷其役。』」","4.《清史稿.卷一二○.食貨志一》:「延茂覆陳吉林開墾,始誤於旗、民之不和,繼誤於委員之自利,開局十六年,得不償失。」","5.清.魏源《魏源集.軍儲篇二》:「官特置局,稅其什之一二,而不立定額,將見銀之出不可思議,稅之入不可勝用,沛乎若泉源,浩乎如江河,何必官為開采,致防得不償失,財不足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