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從容不迫
拼音:cóng róng bù pò
注釋:從容:不慌不忙,很鎮靜;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著鎮定。
同義詞:不遲不疾 、不慌不忙 、成竹在胸
反義詞:不知所措 、倉皇失措 、匆匆忙忙
例句:["1. 你待會兒回答主考官問題時,態度要從容不迫。","2. 他的修養真到家,無論處理什么事總是從容不迫。","3. 他的衣著雖不亮麗,但一舉一動,從容不迫,落落大方。","更多句子 ++"]
出處:《詩經.小雅.都人士序》:古者長民,衣服不貳,從容有常,以齊其民,則民德歸壹。
印證:["1.宋.張守〈再論守御并乞豫措置六宮百司府庫札子〉:「而陛下與群臣專俟守御,徐為后圖,則進退周旋,庶幾簡易而不煩,從容而不迫矣。」","2.《宋史.卷四五八.隱逸列傳中.張舉》:「舉孝弟修於家,忠信行於友,聲名聞於人,蹈中守常,從容不迫,為當時名流所慕,以不造門為恥。」","3.《三俠五義》第五回:「內中就有使慣了竹筆,拿不上筆來的;也有怯官的,戰戰哆嗦畫不像樣的;竟有從容不迫,一揮而就的。」","4.《三俠五義》第七八回:「北俠從容不迫,也不趕步,也不退步,卻將四肢略為騰挪,只是招架而已。」","5.《二十年目睹之怪狀》第二五回:「這個人在公堂上又能掉文,又能取笑,真是從容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