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楚材晉用
拼音:chǔ cái jìn yòng
注釋:楚國的人才為晉國所用。比喻本國的人才外流到別的國家工作。
同義詞:楚才晉用 、秦智虞愚
反義詞:就地取材
例句:["1. 這間公司待遇偏低,以致楚材晉用,人才外流。","2. 想要改善楚材晉用的問題,就要從公司的升遷制度著手。","3. 楚材晉用的情形若無法改善,國家的競爭力勢必無法提昇。","更多句子 ++"]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晉卿不如楚,其大夫則賢,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雖楚有才,晉實用之。
印證:["1.《晉書.卷二四.職官志》:「臥龍飛鴻,方金擬璧,秦奚、鄭產,楚材晉用,斯亦曩時之良具,其又昭彰者焉。」","2.《藝文類聚.卷六二.居處部二.殿》引南朝陳.沉烱〈太極殿銘〉:「楩楠豫章,地淪外寇;楚材晉用,非復我求。」","3.北周.庾信〈擬詠懷〉詩二七首之四:「楚材稱晉用,秦臣即趙冠。」","4.《周書.卷四五.儒林列傳.沉重》:「而楚材晉用,豈無先哲。方事求賢,義乖來肅。」","5.《兒女英雄傳》第三四回:「怎的這位侍衛的話,我聽著又儼然會懂呢?這人莫非是個楚材晉用,從那里換了遍班回來的罷!」","6.清.鄭觀應《盛世危言.卷三.游歷》:「果如此講求研練,十年以后,中國內外文武人才皆當輩出,決不致有乏才之患,亦何庸楚材晉用?」","7.《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我化了錢,教出了人,卻叫外國人去用,這才是楚材晉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