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坐以待斃
拼音:zuò yǐ dài bì
注釋:坐著等死。形容在極端困難中,不積極想辦法找出路。
同義詞:安坐待斃 、劫數難逃 、山窮水盡
反義詞:笨鳥先飛 、垂死掙扎 、狡兔三窟
例句:["1. 敵人侵略我國,我們當然要奮起抵抗,豈能坐以待斃?","2. 縱然被敵人包圍,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必須設法突圍。","3. 不管如何,我們要先設法度過眼前的難關,怎可坐以待斃?","更多句子 ++"]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后出師表》: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印證:["1.《金史.卷一一四.白華列傳》:「歸德城雖堅,久而食盡,坐以待斃,決不可往。」","2.《水滸傳》第一○八回:「楊志、孫安、卞祥與一千軍士,馬罷人困,都於樹林下坐以待斃。」","3.《說唐演義》第一五回:「相公還須打點主意,決不可束手無策,坐以待斃。」","4.《隋唐演義》第六回:「但如今世界止憑才貌,不足以勘平禍亂,如遇患難,此輩咬文嚼字之人,只好坐以待斃,何足為用?」","5.《鏡花緣》第四○回:「太后因貧寒老媼,肩不能擔,手不能提;既無六親之靠,又乏薪水之資;每逢饑寒,坐以待斃,情實堪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