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等量齊觀
拼音:děng liàng qí guān
注釋: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齊:一齊,同樣。指對有差別的事物同等看待。
同義詞:比量齊觀 、不分軒輊 、混為一談
反義詞:大相徑庭 、敵眾我寡 、分門別類
例句:["1. 雞鶩與鳳雛,豈能等量齊觀?","2. 天地間事物本來就參差不齊,怎么可以等量齊觀呢?","3. 這兩篇論文雖然性質相似,但析論功力不同,怎能等量齊觀?","更多句子 ++"]
出處:清·況周頤《惠風詞話》:或帶煙月而益韻;托雨露而成潤,意境可以稍變,然而烏可等量齊觀也。
印證:["1.清.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三.劉仲尹參涪翁得法》:「龍山蒼秀,庶幾近似。設令為枒杈,必不逮遠甚。或帶煙月而益韻,托雨露而成潤,意境可以稍變,然而烏可等量齊觀也。」(源)","2.清.周中孚《鄭堂札記》卷五:「若李滄溟者,諸體俱少完善,惟七絕差勝,只堪與謝四溟之五律等量齊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