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自怨自艾
拼音:zì yuàn zì yì
注釋:怨:怨恨,悔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錯誤。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錯誤,自己改正。現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錯誤。
同義詞:垂頭喪氣 、灰心喪氣 、悔不當初
反義詞:怨天憂人 、自鳴得意
例句:["1. 知錯能改就好,用不著老是自怨自艾。","2. 自從失戀后,他終日愁眉不展,自怨自艾。","3. 錯誤已經造成,你再怎樣自怨自艾,也無補於事。","更多句子 ++"]
出處:《孟子·萬章上》:三年,太甲悔過,自怨自艾,於桐處仁遷義,三年,以聽伊尹之訓己也,復歸於亳。
印證:["1.《孟子.萬章上》:「太甲顛覆湯之典刑,伊尹放之於桐三年,太甲悔過,自怨自艾,於桐處仁遷義,三年以聽伊尹之訓已也,復歸于亳。」(源)","2.《朱子語類.卷一三五.歷代二》:「君臣之變,不可不講。且如霍光廢昌邑,正與伊尹同。然尹能使太甲『自怨自艾』,而卒復辟。」","3.《醒世恒言.卷一七.張孝基陳留認舅》:「一路上熱一句,冷一句,把話打著他心事。過遷漸漸自怨自艾,懊悔不迭。」","4.《醒世姻緣傳》第六三回:「過了幾時,智姐當不起那丈夫自怨自艾,請罪負荊,漸漸消了積怒。」","5.《三俠五義》第一二○回:「眾人見鍾雄自怨自艾,悔過自新,無不稱羨:『好漢子!好朋友!』各各快樂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