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自食其力
拼音:zì shí qí lì
注釋:依靠自己的勞動所得來生活。
同義詞:白手起家 、獨立自主 、自力更生
反義詞:鞍前馬后 、不稼不穡 、不勞而獲
例句:["1. 雖然是身體殘障,但他們自食其力的勞動精神令人欽佩。","2. 為了減輕家里負擔,他自食其力,半工半讀完成大學學業。","3. 現代女性意識抬頭,越來越多女性自食其力,不再依賴男性。","更多句子 ++"]
出處:《禮記·禮器》:食力無數。陳浩集說:食力,自食其力之人。
印證:["1.明.方孝孺〈企高軒記〉:「孺子業儒而太玄習道家言,孺子自食其力,而太玄衣食於國。」","2.明.李昌祺《剪燈余話.卷四.泰山御史傳》:「(宋珪)居貧,自食其力,隱田里間,以教授為業,非義不為,人敬憚之。」","3.《聊齋志異.卷一一.黃英》:「自食其力不為貪,販花為業不為俗。人固不可茍求富,然亦不必務求貧也。」","4.清.朱彝尊〈屠東蒙詩集序〉:「東蒙少補學官弟子,兵后棄去,躬耕於郊野,自食其力,口不言貧。」","5.《清史稿.卷一二○.食貨志一》:「驅無餉之兵,使自食其力,勢且壯志銷於畎畝,精銳蝕於農作,有屯而實無兵,有兵而實無用,轉非創屯本意,不如不裁其餉,而悉以屯利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