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惴惴不安
拼音:zhuì zhuì bù ān
注釋:惴:憂愁、恐懼。形容因害怕或擔心而不安。
同義詞:惶恐不安 、七上八下 、忐忑不安
反義詞:心安理得 、悠然自得
例句:["1. 因為是第一次出國,自己內心難免有點惴惴不安。","2. 在母親的安撫下,才讓她惴惴不安的心情逐漸平靜下來。","3. 小明離家后音訊全無,他的母親整日惴惴不安,難以成眠。","更多句子 ++"]
出處:《詩經·秦風·黃鳥》:臨其穴,惴惴其栗。宋·周孚《鉛刀編·滁州奠枕樓記》:乾道八年,濟南辛侯(辛棄疾)自司農寺簿來守滁……民之居茅竹相比,每大風作,惴惴然不自安。
印證:["1.元.王惲〈睢州儀封縣創建廟學記〉:「后為風雨攸壞,癸亥秋,裴滿君自陳留令來尹斯邑,既告謁,顧清廟如是,惴惴不少安。」","2.清.湯斌〈在內黃寄上孫徵君先生書〉:「窺管之見,不敢不竭,但學識疏淺,錯謬恐多,為惴惴不安耳。」","3.《隋唐演義》第七二回:「中宗在均州聞之,心中惴惴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