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張口結舌
拼音:zhāng kǒu jié shé
注釋:結舌:舌頭不能轉動。張著嘴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或因緊張害怕而發愣。
同義詞:瞠目結舌 、瞠目咋舌 、呆若木雞
反義詞:喋喋不休 、對答如流 、反唇相譏
例句:["1. 他被突來的質疑問得張口結舌,不知所措。","2. 當謊言被識破時,他張口結舌,慌忙地離開。","3. 他在眾人的追問下,一時之間,張口結舌,什么話也說不出來。","更多句子 ++"]
出處: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3回:公子被他問得張口結舌,面紅過耳。
印證:["1.《醒世姻緣傳》第八五回:「一連兩個本合投各衙門的揭帖,做的好多哩著,不緊不慢,辨得總督張口結舌回不上話來,沒奈何叫他辦了個軍罪。」","2.《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公子被他問的張口結舌,面紅過耳,坐在那里只管發怔。」","3.《七俠五義》第三回:「急來外邊看時,山門已經倒鎖了。又看別處,竟無出路,急忙跑回。包公尚可自主,包興張口結舌說:『三爺,咱們快想出路才好。』」","4.《三俠五義》第二九回:「且說丫鬟奉命溫酒,剛然下樓,忽聽『哎喲』一聲,轉身就跑上樓來,只嚇得他張口結舌,驚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