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綱舉目張
拼音:gāng jǔ mù zhāng
注釋:綱:魚網上的總繩;舉:提起。把大繩子一提起來,一個個網眼就都張開。比喻抓住事物的關鍵,帶動其他環節。也比喻文章條理分明。
同義詞:提綱挈領 、提要鉤玄 、以一持萬
反義詞:輕重倒置
例句:["1. 做事要能把握重點,才能綱舉目張,事半功倍。","2. 先抓住問題的重點,就能綱舉目張,其他細節自可迎刃而解。","3. 這篇論文的內容架構完整,綱舉目張,一覽無遺。","更多句子 ++"]
出處: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用民》:壹引其綱,萬目皆張。漢·班固《白虎通·三綱六紀》:若羅網之有紀綱而萬目張也。漢·鄭玄《詩譜序》: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
印證:["1.宋.張洪《朱子讀書法.卷四.虛心涵泳》:「乍看極是繁碎,久之純熟貫通,則綱舉目張,有自然省力處。」","2.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卷一二.談藝二.同父論曹瞞之非》:「綱舉目張,蜀中已成磐石之勢,安得謂蜀人懾操之威,必不拒守?」","3.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一一.里甲》:「其間大小相維,輕重相制,綱舉目張,周詳細密,無以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