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優柔寡斷
拼音:yōu róu guǎ duàn
注釋:優柔:猶豫不決;寡:少。指做事猶豫,缺乏決斷。
同義詞:遲疑不決 、當斷不斷 、當機不斷
反義詞:兵貴神速 、當機立斷 、剛毅果決
例句:["1. 在面對前途的抉擇時,他一反平日,顯得優柔寡斷了。","2. 他生性膽小懦弱,遇事優柔寡斷,實不足以擔當大任。","3. 感情一事當斷則斷,如果優柔寡斷,只會越來越糾纏不清。","更多句子 ++"]
出處:《韓非子·亡征》:緩心而無成,柔茹而寡斷,好惡無決,而無所定立者,可亡也。
印證:["1.明.陳子龍〈恢復有機疏〉:「其始也,皆起於姑息一二武臣,以至凡百政令,皆近於優柔而寡斷,弛緩而不張。」","2.《官場現形記》第一二回:「這位胡統領最是膽小,凡百事情,優柔寡斷。你在他手下辦事,只可以獨斷獨行,倘若都要請教過他再做,那是一百年也不會成功的。」","3.清.梁章鉅《浪跡叢談.卷三.陳頌南給諫》:「倘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其端不過優柔寡斷,而其后遂貽害於國家,經意深微,不可不察也。」","4.清.梁啟超《管子傳.第五章.管子之初政》:「蓋處高明之地者,惟優柔寡斷與闇昧無識最為害事,不徒為人君者為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