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寡廉鮮恥
拼音:guǎ lián xiǎn chǐ
注釋:寡、鮮:少。舊指不廉潔,不知恥。現指不知羞恥。
同義詞:卑鄙無恥 、不以為恥 、狗彘不若
反義詞:冰清玉潔 、大公無私 、高風后節
例句:["1. 這種人唯利是圖,寡廉鮮恥,我深為不齒!","2. 這些人表面上道貌岸然,暗地里卻是偷雞摸狗,寡廉鮮恥!","3. 這些寡廉鮮恥的政客,只有一己之私,哪有為國為民之心?","更多句子 ++"]
出處: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謹,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也。
印證:["1.《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引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謹也;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也。」(源)","2.宋.魏了翁〈直前奏六未喻及邪正二論〉:「士而可以軒輊,可以親疏,則所得者寡廉鮮恥之人耳。」","3.《宋史.卷三五八.李綱列傳》:「近世士大夫寡廉鮮恥,不知君臣之義。」","4.《明史.卷二○八.余珊列傳》:「正德間,士大夫寡廉鮮恥,趨附權門,幸陛下起而作之。」","5.《醒世姻緣傳》第一○回:「枉法受贓,寡廉鮮恥。罔顧人非,茫昧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