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以逸待勞
拼音:yǐ yì dài láo
注釋:逸:安閑;勞:疲勞。指在戰爭中做好充分準備,養精蓄銳,等疲乏的敵人來犯時給以迎頭痛擊。
同義詞:按兵不動 、養精蓄銳 、一張一弛
反義詞:疲于奔命
例句:["1. 穩坐網中的蜘蛛,以逸待勞地等候獵物上門。","2. 我軍應充分休息,然后以逸待勞,殲滅來犯之敵。","3. 面對遠來疲憊的對手,我隊則是以逸待勞,從容應戰。","更多句子 ++"]
出處:《孫子·軍爭》: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
印證:["1.《漢書.卷六九.趙充國辛慶忌傳.趙充國》:「烽火幸通,勢及并力,以逸待勞,兵之利者也。」","2.《南齊書.卷四○.武十七王列傳.竟陵文宣王子良》:「今縣軍遠伐,經途萬里,眾寡事殊,客主勢異,以逸待勞,全勝難必。」","3.《朱子語類.卷一二○.朱子.訓門人》:「若常加省察,使良心常在,見破了這私意只是從外面入。縱饒有所發動,只是以主待客,以逸待勞,自家這里亦容他不得。」","4.《隋唐演義》第五八回:「如今只宜分兵困住洛陽,殿下自領精銳,速據成皋,養威蓄銳,以逸待勞,出奇計一鼓而即可破建德。」","5.《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逆苗巢穴,正在野羊塘。我們若從大路去驚動了他,他踞了碉樓,以逸待勞,我們倒難以刻期取勝。」","6.《官場現形記》第一八回:「老師的事情,門生還有不竭力的嗎?但是一件,我們也只可以逸待勞,以靜待動,等他們來請教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