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一成不變
拼音:yī chéng bù biàn
注釋:成:制定,形成。一經形成,不再改變。
同義詞:百世不易 、不敢問津 、膠柱鼓瑟
反義詞:奧妙無窮 、白云蒼狗 、變化多端
例句:["1. 從變的角度來看,天底下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2. 萬物是否可能一成不變呢?這是個有趣的哲學問題。","3. 社會變化快速,做事原則不能一成不變,當因時制宜。","更多句子 ++"]
出處:西漢 戴圣《禮記 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變,故君子盡心焉。
印證:["1.唐.白居易〈太湖石記〉:「然而自一成不變已來,不知幾千萬年,或委海隅,或淪湖底。」","2.宋.葉適〈上韓提刑書〉:「惟法令制時之要,而經術飾治之余,二者之間,久焉難居;一成不變,無乃過中。」","3.宋.太宗〈令天下系囚十日具犯由收禁月日奏詔〉:「故三聽行誅,圣人之所至慎;一成不變,君子之所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