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不修邊幅
拼音:bù xiū biān fú
注釋:邊幅:布帛的邊緣,比喻人的衣著、儀表。原形容隨隨便便,不拘小節。后形容不注意衣著或容貌的整潔。
同義詞:不顧外表 、不護細行 、不拘小節
反義詞:衣冠楚楚
例句:["1. 他向來不修邊幅,滿頭亂發,穿著邋遢。","2. 他要老是不修邊幅,我看會娶不到老婆的。","3. 他向來不修邊幅,每天穿著短褲拖鞋到處走。","更多句子 ++"]
出處:《后漢書·馬援傳》:天下雌雄未定,公孫不吐哺走迎國士,與圖成敗,反修飾邊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印證:["1.《隋唐演義》第九回:「殊不知我們開店生理,正要延納四方君子,況客長又不是不修邊幅的人。出言唐突,但看我薄面,勿深計較。」","2.清.查為仁《蓮坡詩話》:「談半村,字敬業,吳下人,工詩賦。修書內殿,因事維系,郁塞不得志,往往發之詩歌間。以酒自娛,不修邊幅。」","3.《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又不修邊幅,穿著一件稀爛的直裰,靸著一雙破不過的蒲鞋。每日寫了字,得了人家的筆資,自家吃了飯,剩下的錢就不要了,隨便不相識的窮人,就送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