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不辨菽麥
拼音:bù biàn shū mài
同義詞:目不識丁 、四體不勤 、五谷不分
反義詞:博學多才 、學富五車
例句:["1. 他都這么大了,卻連基本做人道理都不懂,這和不辨菽麥有何不同?","2. 別看他一副聰明樣,其實根本是不辨菽麥,連最基本的常識都沒有。","3. 他剛到農村時還是個不辨菽麥的小伙子,經過這么多年的學習磨練,現在已是個精通農藝的專家了。"]
印證:["1.《左傳.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故不可立。」(源)","2.南朝梁.陶弘景〈相經序〉:「或穎慧若神,僅至齠齔;或不辨菽麥,更保黃耇。」","3.明.董斯張《吹景集》卷一○:「不知薡董者,豈不辨菽麥意乎?」","4.明.楊基〈感懷〉詩一四首之二:「士不遇患難,智慮何由全?……茍不辨菽麥,何足攬大權?」","5.《聊齋志異.卷二.珠兒》:「經年余,生一子,視如拱璧,名之珠兒。兒漸長,魁梧可愛。然性絕癡,五六歲尚不辨菽麥;言語蹇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