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無病呻吟
拼音:wú bìng shēn yín
注釋:呻吟:病痛時的低哼。沒病瞎哼哼。比喻沒有值得憂傷的事情而嘆息感慨。也比喻文藝作品沒有真實感情,裝腔作勢。
同義詞:矯柔造作 、矯揉造作 、杞人憂天
反義詞:直抒腦臆 、直抒胸臆
例句:["1. 別替他操心,他不過是無病呻吟罷了!","2. 不要整天無病呻吟,應該振作起來,為將來打拚才是。","3. 這詩硬把憂呀愁呀都寫進去,只是無病呻吟而已。","更多句子 ++"]
出處:宋·辛棄疾《臨江仙》詞: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歡須嘆息,無病也呻吟。
印證:["1.宋.辛棄疾〈臨江仙.老去渾身無著處〉詞:「更歡須嘆息,無病也呻吟。」(源)","2.元.劉塤《隱居通議.卷六.桂舟評論》:「讀書萬卷,下筆有神,此作詩之本領也。然亦必有為而作,有關涉而作,若無病而呻吟,雖奔濤走石,冶葉倡條,動可人心,於道何補?」","3.明.李贄《續焚書.卷一.復焦漪園書》:「文非感時發已,或出自家經畫康濟,千古難易者,皆是無病呻吟,不能工。 」","4.《兒女英雄傳》第三○回:「一個孤女兒,受上天的厚恩,成全到這步田地,再要感慨牢騷,那便叫無病呻吟,無福消受了。」","5.清.劉熙載《藝概.賦概》:「賦必有關著自己痛癢處,如嵇康敘琴、向秀感笛,豈可與無病呻吟者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