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始作俑者
拼音:shǐ zuò yǒng zhě
注釋: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開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壞事的人。
同義詞:罪魁禍首
例句:["1. 都是你這個始作俑者,害大家都受到牽連。","2. 為收到殺雞儆猴的效果,老師處罰犯規的始作俑者。","3. 既然你是這件事的始作俑者,后果如何收拾,自然由你來承擔。","更多句子 ++"]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印證:["1.《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源)","2.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四六.東坡九》:「則知始作俑者,大可罪也。」","3.《虞初新志.卷一.姜貞毅先生傳》:「魏禧曰:『……北鎮撫司獄廷杖、立枷諸制,此秦法所未有。始作俑者,罪可勝道哉!』」","4.《鏡花緣》第七九回:「你要提起『左手如托泰山』這句,真是害人不淺!當日不知那個始作俑者,忽然用個『托』字,初學不知,往往弄成大病,實實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