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聲色俱厲
拼音:shēng sè jù lì
注釋:聲色:說話時的聲音和臉色;厲:嚴厲。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
同義詞:辭嚴義正 、疾言厲色 、正言厲色
反義詞:不動聲色 、和顏悅色 、巧言令色
例句:["1. 老師一反平日的溫和,聲色俱厲地要求我們團結。","2. 我是為你好,才會在你犯錯時,聲色俱厲地斥責你。","3. 警察聲色俱厲地喝住歹徒,要他立即放下武器投降。","更多句子 ++"]
出處:《晉書·明帝紀》:(王)敦素以帝神武明略,大會百官而問溫嶠日:‘皇太子何以德稱?’聲色俱厲,必欲使有言。
印證:["1.《太平御覽.卷七○三.服用部五.如意》引晉.裴啟《語林》:「石崇與王愷爭豪。晉武帝,愷之甥也,每助愷,以珊瑚高二尺許,愷以示之,崇以鐵如意擊之,應手瓦碎。愷聲色俱厲。」(源)","2.《晉書.卷六.明帝紀》:「敦素以帝神武明略,朝野之所欽信,欲誣以不孝而廢焉。大會百官而問溫嶠曰:『皇太子以何德稱?』聲色俱厲,必欲使有言。」","3.《舊五代史.卷八○.晉書.高祖本紀六》清.邵晉涵注引《舊五代史考異》:「晉祖以彥澤有軍功,釋其罪。濤伏合抗疏,請置于法。晉祖召見諭之,濤植笏叩階,聲色俱厲,晉祖怒叱之,濤執笏如初。」","4.《宋史.卷三一三.富弼列傳》:「弼聲色俱厲,契丹知不可奪。乃曰:『吾當自遣人議之。』復使劉六符來。」","5.《喻世明言.卷四○.沉小霞相會出師表》:「世蕃愕然,方欲舉手推辭,只見沉鏈聲色俱厲道:『此盃別人吃得,你也吃得。別人怕著你,我沉鏈不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