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色厲內荏
拼音:sè lì nèi rěn
注釋:色:神色,樣子;厲:兇猛;荏:軟弱。外表強硬,內心虛弱。
同義詞:氣壯如牛 、色厲膽薄 、外厲內荏
反義詞:表里如一 、綿里藏針 、名副其實
例句:["1. 我最瞧不起那種作威作福、色厲內荏的小人。","2. 如今騎虎難下,他只好色厲內荏地說:「好!讓我來!」","3. 對方果然如你所料,色厲內荏,我們一堅持,他們就讓步了。","更多句子 ++"]
出處:《論語·陽貨》: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穿窬之盜也與。
印證:["1.《論語.陽貨》:「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源)","2.《漢書.卷八四.翟方進傳》:「勛吏二千石,幸得奉使,不遵禮儀,輕謾宰相,賤易上卿,而又詘節失度,邪諂無常,色厲內荏。」","3.漢.王充《論衡.非韓》:「奸人外善內惡,色厲內荏,作為操止,像類賢行,以取升進,容媚於上。」","4.宋.司馬光〈論張田第二狀〉:「(張)田資性險薄,色厲內荏,毀譽出其愛憎,威福發於喜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