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深惡痛絕
拼音:shēn wù tòng jué
注釋:惡:厭惡;痛:痛恨;絕:極。指對某人或某事物極端厭惡痛恨。
同義詞:感恩戴德 、恨之入骨 、疾惡如仇
反義詞:愛不釋手 、老牛邸犢 、老牛舐犢
例句:["1. 我對那種虛情假意的人,深惡痛絕。","2. 人們對這些燒殺擄掠、無惡不作的壞蛋深惡痛絕。","3. 政府施政如果朝令夕改,莫怪民眾會感到深惡痛絕。","更多句子 ++"]
出處:《孟子·盡心下》斯可謂之鄉愿矣 宋·朱熹集注:過門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見親就為幸,深惡而痛絕之也。
印證:["1.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盡心下》:「過門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見親就為幸,深惡而痛絕之也。」(源)","2.《第六才子書西廂記.第三本.第四折》金圣嘆批語:「不言誰送來與先生者,深惡而痛絕之之至也。」","3.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卷六:「蓋靈公之於其子,非真有深惡痛絕之心,受制於悍妻而不能不逐之耳。」","4.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卷五.胡中藻》:「如錢謙益之有才無行,為朝廷所深惡痛絕之人。」","5.《老殘游記》第九回:「然宋儒固多不是,然尚有是處;若今之學宋儒者,直鄉愿而已,孔孟所深惡而痛絕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