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輕諾寡信
拼音:qīng nuò guǎ xìn
注釋:輕易答應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同義詞:花言巧語 、輕言寡信 、言而無信
反義詞:不輕然諾 、說一不二 、說一是一
例句:["1. 一個輕諾寡信的人,很難在社會上立足。","2. 老李說話一言九鼎,從來不會輕諾寡信。","3. 老王從不會輕諾寡信,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辦到。","更多句子 ++"]
出處:《老子》六十三章: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印證:["1.《舊唐書.卷一七一.張仲方列傳》:「故載踐樞衡,迭致臺袞,大權在己,沉謀罕成,好惡徇情,輕諾寡信?!?,"2.《警世通言.卷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小弟不敢輕諾而寡信。許了賢兄,就當踐約。」","3.《二刻拍案驚奇》卷九:「自古貞姬守節,俠女憐才。兩者俱賢,各行其是。但恐遇非其人,輕諾寡信,俠不如貞耳。」","4.《聊齋志異.卷九.鳳仙》:「好事豈能猝合?適與之言,反遭詬厲;但緩時日以待之,吾家非輕諾寡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