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背道而馳
拼音:bèi dào ér chí
注釋:背:背向;道:道路;馳: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同義詞:北轅適楚 、東趨西步 、分道揚鑣
反義詞:并駕齊驅 、并肩前進 、并轡齊驅
例句:["1. 這種老是和規定背道而馳的人,令我很頭痛。","2. 這種政策與人民要求安定的愿望是背道而馳的。","3. 我們得看清時代潮流,背道而馳者很容易被淘汰。","更多句子 ++"]
出處:唐·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后序》:其余各探一隅,相與背馳于道者,其去彌遠。
印證:["1.《群書治要》卷四五引漢.仲長統《昌言》:「先古之制休廢,時王之政不平。直正不行,詐偽獨售,於是世俗同共知節義之難復持也,乃舍正從邪,背道而馳奸。彼獨能介然不為,故見貴也。」","2.清.黃宗炎《周易象辭.卷一五.歸妹卦》:「三說、四動為兩體之交,宜乎易合!何以三須、四遲,若是其難合與?豈非四震上往、三澤下降,其連合之處,原背道而馳者乎!」","3.清.黃宗炎《周易尋門余論》卷上:「陶氏遯身世外,且因符瑞以勸進,遺譏于后世。與吾夫子學《易》可無大過,不亦背道而馳者乎?」","4.清.黃宗炎《圖學辯惑》:「《大傳》之言陰陽、動靜,俱以《易》之為書,奇偶往來象天地之氣化,非竟指天地而狀貌之也。此先圣后儒背道而馳之大概爾。」","5.清.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一:「吾性情為詞所陶冶,與無情世事,日背道而馳。」"]